[发明专利]增压系统及其机具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104010.5 | 申请日: | 2006-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锺添东;林恒毅;许苍林;林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良峰塑胶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53/00 | 分类号: | F02B5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彭焱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系统 及其 机具 总成 | ||
1.一种增压系统,包括:传动单元、至少一压缩单元及缓冲单元,以及膨胀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传动单元,包含轴座,及装于轴座内可相互啮合的若干传动件,及分别传动这些传动件的传动轴;
该压缩单元,包含密闭的第一腔体,该第一腔体上设有压缩腔室及连通该压缩腔室与外界空气的进气口,及分别设于第一腔体相对两侧的第一进气槽与第二进气槽,其中第一进气槽设置在相对于压缩转子相啮合的初始的封闭区域内;以及组装于该压缩腔室内并分别与该传动轴枢接,可相互啮合的若干压缩转子,每一压缩转子具有至少一叶片;
该缓冲单元设于压缩单元与膨胀单元之间,包含基座,该基座相对于该第二进气槽设有缓冲室;
该膨胀单元,包含密闭的第二腔体、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设置在第二腔体的相对的两侧,第一排气槽相对于所述缓冲室设置,该第二腔体上设有膨胀腔室,该膨胀腔室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口,相互啮合方向与所述压缩转子相互啮合方向相反的若干膨胀转子组装于该膨胀腔室内并分别与该传动轴枢接,且每一膨胀转子具有至少一叶片,该膨胀转子的叶片相对于第一排气槽设有缺口,第二排气槽设置于相对于膨胀转子相啮合之最末封闭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传动件由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至少包含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带动该两齿轮的传动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进气槽由三条曲面所围成的区域形成,包括:压缩转子之一的基圆圆弧,也就是压缩转子最小半径所划出的圆弧,及与该基圆圆弧相切的压缩转子的叶片轮廓曲面,以及与该基圆圆弧相切的另一压缩转子的最大外径的圆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密闭的第一腔体包含: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上设有所述压缩腔室与所述进气口,及密闭式的组接于该第一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该第一、二盖体相对于该传动轴设有轴接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压缩转子的形体与膨胀转子的形体相同,但是,压缩转子的叶片数量与膨胀转子的叶片数量采用相同数量,皆为爪式三片、爪式四片或爪式五片,或采用不相同数量并以一比二的比例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压缩转子的叶片数量与膨胀转子的叶片数量采用一比二配置时,须进一步加设一组压缩单元及缓冲单元,以平衡排气的运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密闭的第二腔体包含: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上设有所述膨胀腔室与所述排气口,及密闭式的组接于该第二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三盖体与第四盖体,该第三、四盖体相对于该传动轴设有轴接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膨胀转子的缺口经如下方式产生:
在相啮合的膨胀转子运转至燃烧区域形成时,在膨胀转子之一的基圆上取得一点Q,并与该基圆的圆心O连线QO,接着将该膨胀转子反转,使相啮合的膨胀转子的叶片尖端与其叶片凹部交集到一点S,而所述相啮合的膨胀转子的叶片边缘与所述叶片凹部交集到一点P,将点S与点P与基圆的圆心O连线,则该膨胀转子在不同位置时,角SOP与角SOQ大小均有所不同,取一个特定位置,使得角SOP的角度大小为角SOQ的二倍,作角SOP的角平分线()R,点R为角平分线与该膨胀转子轮廓的交点,再作出以基圆的圆心O为圆心的圆弧C,则由轮廓SR、圆弧C、线段SO与RO,即可构成膨胀转子上的缺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排气槽的轮廓由燃烧区域形成时该膨胀转子的轮廓、圆弧C、线段QO与SO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若干压缩转子为二个以上相互啮合时,该第二进气槽借由压缩转子之一的基圆圆弧,也就是压缩转子最小半径所划出的圆弧,及与该基圆圆弧相切的压缩转子的叶片轮廓曲面,以及与该基圆圆弧相切的另一压缩转子的最大外径的圆弧三条曲面所围成的区域形成,并借由旋转复制方式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膨胀转子为二个以上相互啮合时,该第二排气槽为借由旋转复制方式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良峰塑胶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良峰塑胶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1040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