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合成N-乙酰-L-肌肽的改进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4385.X | 申请日: | 2006-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王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莱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3/64 | 分类号: | C07D233/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6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合成 乙酰 改进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药物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健和治疗药物N-乙酰-L-肌肽的合成改进方法。
背景技术
N-乙酰-L-肌肽(N-Acyl-L-Carnosine),确切的是N-乙酰-β-丙氨酸-L-组氨酸,其化学结构式是:
由于N-乙酰-L-肌肽对大脑周围的循环由较强地控制作用,具有提高注意力,改善记忆功能;尤其是N-乙酰-L-肌肽的铝盐可作为消化道溃疡的预防和愈合剂,促进其在营养保健和医疗上应用和推广。
通常化学合成从结构上讲分为两大类型:
(1)A.Lukton和A.Sisti,J.Org.Chem.26,617(1961),提出将L-肌肽与醋酐反应;
(2)G.Bailin和A.Lukton,J.Org.Chem.27,684(1962),提出3-乙酰丙氨酸与组氨酸甲酯进行缩合,然后再将酯水解,得到N-乙酰-L-肌肽。
作为工业化生产过程,上述方法均存在缺陷,第一种方法工艺相对简单是其优点,但是带来了外消旋化问题;第二种方法涉及组氨酸甲酯步骤太多,且用到对人体眼睛有害的缩合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个改进方法:以L-肌肽为起始原料,经一步反应,在避免外消旋化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乙酰剂和缚酸剂,以能够工业化生产N-乙酰-L-肌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之一:以L-肌肽为起始原料,在适当的碱性条件下与乙酰化剂进行一步反应,其特点是一步合成保持L-构型,避免外消旋化。
本发明内容之二:是以乙酰氯为N-酰化剂,是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乙酰氯是强酰化剂,容易与脂肪胺或芳香胺发生N-乙酰化;保证乙酰化完全,但由于产生副反应,用加入碱性物质为缚酸剂,就避免组氨酸上N2乙酰化的副反应。
本发明的特点是对N-乙酰反应从酰化剂到反应条件进行改进优化,工艺简洁,保证产品N-乙酰-L-肌肽的品质,产生了工业生产的积极效果,经规模生产获得了经济效益。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提前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一:
L-肌肽90.4g(0.40mol)溶于200ml 8%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下,反应温度得保持在5-10℃,pH在13.0-13.5范围,同时滴加95%乙酰氯34.5g(0.44mol)和50%醋酸钠水溶液260ml。滴加完毕,在同样的温度下再搅拌1小时,经HPLC检查,确认产物N-乙酰-L-肌肽生成,而原料的消失和副产物N-乙酰-N-(咪唑)乙酰肌肽的不存在。将此反应液经过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SKIB处理,吸附N-乙酰肌肽,然后用中性水洗涤后,用1mol/L氨水,原溶出液浓缩至200ml,加入醋酸调pH至4.9,保持温度50℃,加入异丙醇780ml,保持50℃搅拌3小时,降至20℃再搅拌1小时,析出粗品N-乙酰-L-肌肽;干燥,得86.6g。比旋度[α]20D=+26.10°(C=3,水)
将粗品N-乙酰-L-肌肽86.6g溶于104ml水中,加入活性炭0.8g脱色,将脱色液中加入异丙醇780ml,于60℃搅拌3小时,20℃下搅拌1小时,析出N-乙酰-L-肌肽,干燥得83.2g,收率82%。
由此而得的N-乙酰-L肌肽:IR.NMR分析结果与标准品完全一致;[α]20D=+26.20°(C=3,水)与标准品一致,确认无外消旋化。
实施例二:
L-肌肽45.2g(0.20mol)溶于55ml 8%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调pH在13.3,同时滴加95%乙酰氯20.4g(0.26mol)和180ml50%乙酸钠溶液。1.5小时滴完,在此期间,溶液的pH为12.5-13.5,反应温度保持18-20℃。滴加完毕后再同样的温度下搅拌1小时,同时用HPLC跟踪,确认反应目的物的生成,原料和副反应产物N-乙酰-N2-乙酰-L无检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莱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莱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4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纤维化涂层
- 下一篇:天线结构和制造天线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