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线型枪(炮)弹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82388.X | 申请日: | 2006-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8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栋 |
| 主分类号: | F42B10/44 | 分类号: | F42B10/44;F42B10/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6618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线型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通过改进枪(炮)弹的形状,在同样多的装药量的前提下,提高枪(炮)弹头的飞行稳定性和飞行距离,从而提高枪炮性能。
背景技术:
目前,军事上普遍应用的枪炮弹头均为笋形,即前端为圆形或尖圆形,平底。弹药点燃后,燃气在弹头平底的后部形成湍流即气垫,使火药的能量传递到弹头。但是,弹头出膛后,弹头后部同样会形成湍流,这是弹头飞行过程中的主要阻力。
为了消除现用弹头的湍流阻力,本发明将弹头的形状改为流线型,从而减小了弹头飞行的阻力,提高其飞行距离和飞行稳定性。
技术方案:
流线型弹头在枪膛内,燃气会平滑地绕过弹头从枪口逸出。
本发明改弹头为流线型,其后加一个M形托架,M形托架与弹壳相连的新型枪(炮)弹。弹壳分为弹壳后部与M形托架两部分,中间用易燃性粘结材料粘结。托架的流线形底部应均匀地刻有镂空花纹(或圆洞)。弹头为流线型,同样用易燃性材料粘结于托架上。
枪弹点燃后弹壳前后两部分脱离,后部与现在常用的弹壳一样掉落,前部托架使燃气不会绕过弹头,而是将能量尽大可能地传递给弹头,从而与弹头一起出膛。出膛后,M形托架因空气阻力与弹头脱离掉落,流线型弹头则继续飞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可以在燃气能量最大可能地传递给弹头的同时,消除了弹头飞行过程中尾部空气湍流的阻力,从而增加枪(炮)弹的射程。同时不必要改变现有枪炮的构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流线型枪(炮)弹的装配示意图。火药点燃后弹壳前部即M形托架与弹壳后部分离,并与流线型的弹头一齐飞出枪膛。出膛后受空气阻力与弹头分离并掉落。弹壳后部留在枪膛内,与现有其它类型弹壳以同样方式出膛。
图2是弹壳的详细构造。改进处在于弹壳前部的“M”形托架,托架与弹壳后部用可燃性材料粘结,便于击发时弹壳前、后分离。
另说明,因为本发明属于武器制造领域,发明者本人不能进行试验,所以对于该发明对于枪(炮)弹性能提高的幅度不能预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栋,未经李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823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