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MAX的基站业务处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61269.6 | 申请日: | 2006-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0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6;H04Q7/2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卫民 |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max 基站 业务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WIMAX的基站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中的以太网交换模块对于以太报文直接完成MAC地址学习老化及二层交换处理,通过对MAC模块和所述以太网交换模块中相关表项的调用、更新,完成对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的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MAX的基站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上行报文的处理采用如下步骤:
A、接收无线报文,经PHY模块对所述报文进行无线射频解调制,传送至MAC模块;
B、MAC模块对报文的无线协议帧头解封装,查找该报文所对应的用户站SS,根据查找到的用户站SS确定相应的VLANID,进行MAC地址学习,将学习到MAC地址作相应记录,将报文转发至以太网交换模块;
C、以太网交换模块根据VLANID~PORT和MAC~PORT表项,将报文转发到对应的以太网模块端口;
其中,所述VLANID,表示VLAN标识,VLAN表示虚拟局域网;
VLANID~PORT表项,该表记录VLAN中所包含的以太端口;
PVID~PORT表项,该表保存了以太端口所对应的端口VLAN标识PVI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IMAX的基站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A1、射频模块接收无线报文;
A2、PHY模块对报文进行无线射频解调制;
A3、PHY模块将报文传送至MAC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WIMAX的基站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B1、MAC模块对报文的无线协议帧头解封装;
B2、根据SFID~SS表项,查找出报文对应的用户站SS;
B3、判断报文中是否带有VLAN标识,进行如下操作:
B31、若报文中有VLAN标识,则继续如下步骤B4;
B32、若没有带VLAN标识,则根据用户站SS标识查找PVID~SS表项,将查找到的相应的PVID插入到报文,继续如下步骤B4;
B4、MAC模块根据SS标识查找VLANID~SS表项,判断SS是否加入VLAN,进行如下操作:
B41、若查找到的该用户站SS所对应的VLANID,继续如下步骤B5;
B42、若未查找到的对应的VLANID,则将报文丢弃,流程结束;
B5、进行MAC地址学习,将学习到的MAC地址记录到MAC~SS表项中;
B6、将报文转发至以太网交换模块;
其中,SFID~SS表项,该表记录了用户站SS所对应的业务流标识SFID和对应的连接标识CID;
PVID~SS表项,该表保存了用户站SS所对应的PVID;
VLANID~SS表项,该表记录VLAN中所包含的用户站SS;
MAC~SS表项,该表记录了用户站SS所学习的MAC地址;
所述SFID表示业务流标识;
所述PVID表示端口VLAN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基于WIMAX的基站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步骤:
C1、以太网交换模块根据VLANID查找VLANID~PORT和MAC~PORT表项,进行如下操作:
C11、若查找成功,取得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和端口,继续如下步骤C2;
C12、若未查找成功,将该报文在VLAN内广播;
C2、根据VLANID和目的MAC地址将报文转发到对应的以太网模块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WIMAX的基站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对于下行报文的处理采用如下步骤:
a、以太网交换模块接收报文,进行源MAC地址学习,将报文转发给MAC模块;
b、MAC模块收到报文后,查找出报文对应的用户站SS,并查找SFID~SS表项,找出报文转发的连接标识CID;
c、报文经无线射频调制,向外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2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