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模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61185.2 | 申请日: | 2006-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工件中,大部分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形,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工件质量的高低。
为提高生产率,自动切浇口技术在注塑模中得到广泛运用。现今,广泛应用的注塑模切浇口技术有针点式浇口技术、潜浇口技术、隧道浇口技术以及模内热切技术等。其中针点式浇口技术、潜浇口技术以及隧道浇口技术仅限于冷切技术,即开模过程中利用开模拉伸或顶出力使工件和流道分离,再行切除浇口,但是这些方式受产品形状及模具结构的限制。而目前所应用的模内热切技术仅局限于侧浇口注塑模,在注塑成型保压结束时利用切顶针将侧浇口切断与工件分离,其缺点在于如果工件侧面浇口处为工件外观面,则切浇口后顶针会伤及外观表面,使工件外观产生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简单方便且不影响外观面的注塑模。
一种注塑模,包括一第一模仁及一设有型腔并与该第一模仁相配合的第二模仁,该第二模仁于该型腔内开设有一流道,该注塑模还包括一切顶元件,该第二模仁于该型腔内工件成型的位置下方开设一通孔,该切顶元件容置于该通孔内,该切顶元件后退并于其上方留下一空腔连通该流道形成浇口,模具射胶结束时使该切顶元件前进将浇口切断。
相较现有技术,所述注塑模结构简单,利用切顶元件使流道与工件分离且不影响工件的外观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注塑模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部分工作元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注塑模较佳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注塑模较佳实施方式的另一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3,本发明注塑模较佳实施方式用于将其成型后之工件10与该注塑模之浇口分离,该注塑模包括一第一模仁20、一第二模仁30、一切顶元件40及一动力装置50。
该工件10大致呈框状并向框内凸伸一凸片12,该凸片12的上表面及侧面均为要求光滑度较高之外观面。
该第一模仁20对应该工件10设置型芯22。
该切顶元件40包括一方形切顶针42及一连接于该切顶针42下端的圆形连杆44。该切顶针42顶部形成一靠破端422及一斜面424。
该第二模仁30对应该工件10开设一型腔32,该型腔32内开设一流道34。该第二模仁30于该型腔32内该工件10的凸片12将成型位置的下方开设一通孔36,该通孔36位于该流道34的一端。该通孔36呈阶梯状,其包括对应该切顶针42的方孔362及该方孔362下方对应于该连杆44的圆孔364。
该动力装置50可以是气压缸、液压缸或者电机等能提供动力的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2,组装时,将该切顶元件40装设于该动力装置50上,将该切顶元件40置于该第二模仁30的通孔36内,使该切顶针42置入该方孔362内,使该连杆44容置于该圆孔364内,将该动力装置50固定于该第二模仁30下侧。
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4,合模时,该第一模仁20与该第二模仁30抵紧,该第一模仁20的型芯22与该第二模仁30的型腔32组合成工件所需之形状,该动力装置50带动该切顶元件40后退一定距离,该切顶针42后退之后其靠破端422及斜面424上方形成的空腔与该第二模仁30的流道34连通并形成浇口,塑胶通过该浇口填充入该型腔32内形成该工件10。射胶结束时,该动力装置50带动该切顶元件40前进,该切顶针42的靠破端422与模具分型面(即该工件10的凸片12的下表面)形成靠破将浇口内的塑胶挤出至该流道34内,浇口被切断,该流道34与该工件10被分离。
该切顶元件40后退的距离决定浇口的大小,根据工件10的大小及射胶量等参数计算。
该切顶针42的斜面424用来扩大浇口以利于进胶。
本实施方式之浇口位于该工件10的凸片12的下表面,靠破后于该下表面形成切痕,不影响该凸片12的上表面及侧面的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61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