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梨润肺平喘止咳露无效
| 申请号: | 200610044284.X | 申请日: | 2006-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波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K9/00;A61P11/14;A61P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1800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鸭梨 润肺 平喘 止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尤其是一种以中药药物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咳嗽的药物。
背景技术
咳嗽,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常见症状。中医认为,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咳嗽,多因寒温不适,汗出当风,邪气入于腠理,客于肺经。内伤咳嗽,多因素体虚弱,阴损及阳,或他脏有病,传及肺经所致。但咳嗽无论内伤外感,均因肺气壅遏不宣,或肺失肃降而致。目前治疗此病,一般都是采用大剂量的抗生素,但人们已开始认识到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产生对抗菌药的耐药性,还会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杀死人体的有益菌(如上呼吸道、肠道中的正常细菌),造成菌群失调,危害人体健康。
现在人们逐步认识到祖国医学的作用,她在防病治病方面,有着抗生素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辨证论治,不但效果可靠,而且没有毒副作用,更不会产生耐药性,且经济实惠。于是人们研究把中药通过科学手段治成一定的剂型,用于咳嗽的治疗。但是,目前的一些中药药物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鸭梨润肺止咳露,以提高对咳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鸭梨润肺平喘止咳露,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鸭梨 800-1000重量份
川贝母 3-5重量份
百部 5-7重量份
半夏 5-7重量份
陈皮 5-7重量份
桔梗 5-7重量份
杏仁 5-7重量份。
临床应用表明,这种鸭梨润肺平喘止咳露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效果可靠,没有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咳喘有痰、喘促喉干症状的消除效果显著。治愈率96%以上,有效率99%以上。另外,它对酒后眩晕呕吐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之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杏仁浸润去皮、烘干、炒黄后粉碎,半夏姜制、烘干后粉碎,川贝母粉碎,桔梗、百部蜜炙、烘干后粉碎,陈皮粉碎,以上各原料均粉碎至过60目筛,把鸭梨粉碎成糊状。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后放入锅内加盖焖煮1-1.5小时。然后,通过离心分离机除去杂质,分离出本发明之鸭梨润肺平喘止咳露。焖煮时,可采用文火。
这种制备方法,利用鸭梨的天然药性,取其质嫩汁多的特点,通过焖煮,使其自身溶解成液体状态,其它原料粉碎后在的梨汁内焖煮1-1.5小时后,其有效成份溶解在梨汁内。
本发明之药物的服用方法是,口服,每日四次,每次20毫升。
鸭梨,不但是一种水果,还是一种天然的保健品和药品,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名医别录》中,取鸭梨香嫩可口之性,称为“快果”;取其甘甜润喉之功效,称为“蜜父”。认为其性味归经,甘微寒,微酸入肺胃经,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的烦渴、消渴、肺热咳嗽、咳血、吐血噎膈、反胃、便秘等。据《本草纲目》记载:鸭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具有清肺凉心,清热降火,解疮毒的功效。鸭梨可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咳嗽、顽咳、失音、便秘、解酒毒等,有人间仙露百果之王之美誉。本发明之药物中鸭梨采用全梨用药,即果皮、果肉、果核等全部用药。这是因为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梨核具有明显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清心除烦的效果。采用全梨用药,可取鸭梨肉甘甜,润肺止咳;鸭梨芯酸性柔肝;鸭梨核(种子)苦寒,清心除烦,解毒之性。
川贝母,甘凉入肺,润肺止咳,化痰散结,主治肺热咳嗽,肺虚久咳,咯血,肺痿、肺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品有解痉止咳作用。
半夏,辛温,入脾胃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品含有左旋麻黄碱及胆碱,还含有挥发油,煎剂对猫实验性咳嗽有止咳作用。
杏仁:甘温入肺、大肠经,化痰止咳,下气平喘润肠,主治感冒咳嗽,喘促气息,胸满、烦闷、便秘。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杏仁中的杏仁甙在体内的分解产物氢氰酸,能镇静呼吸中枢而有镇咳、平喘作用。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感冒咳嗽、痰多不爽,咽喉肿痛,音哑,胸满痉闷、肺痈咳吐脓血。
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温润肺气,主治新久咳嗽,久咳及肺痨咳嗽为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品含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有镇咳作用,对百日咳、肺结核、慢性气管炎均有较好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波,未经张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44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