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10028551.4 | 申请日: | 2006-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6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伟;王伟;居琛峻;王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仙英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加厚 钻杆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先内加厚、再外加厚,最后内加厚三个步骤;其中,
每一步骤至少进行一道次变形,每道次的壁厚锻造比控制为1.1~1.5,随着加厚道次的增加,每道次顶锻压力比上一道次减小20~30巴;
每一道次中加厚端的加热温度控制为1150~1250℃;
其中,先内加厚步骤在第一道次变形中,顶锻压力控制为150~180巴,加热长度为550~700mm;其他道次变形中,加热长度从加厚端变形起始点到管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两个内加厚步骤中加热温度如此控制:加厚端过渡部分的加热温度较变形缩短部分低30~1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内加厚步骤的第一道次变形中,顶锻压力控制为170巴,壁厚锻造比控制为1.1~1.3。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内加厚步骤还包括第二道次变形,加热长度从加厚端变形起始点到管端,顶锻压力控制在140~160巴,壁厚锻造比控制在1.4~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外加厚步骤的第一道次变形中,顶锻压力控制在120~140巴,壁厚锻造比控制在1.2~1.4。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外加厚步骤还包括第二道次变形,加热长度从加厚端变形起始点到管端,顶锻压力控制在90~100巴,壁厚锻造比控制在1.1~1.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后内加厚步骤的第一道次变形中,顶锻压力控制在60~80巴,壁厚锻造比控制为1.2~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与所述三个加厚步骤相应的加厚模和加厚冲头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1002855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