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器写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51229.7 | 申请日: | 200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8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尾坂匡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向冈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器 写入 装置 | ||
1.一种存储器写入装置,用于将CPU执行的程序写入到安装在基板上的空白状态的可写入ROM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卡I/F装置,读取预先记录在外部存储卡上的上述程序;
CPU起动控制部,对上述CPU的起动进行抑制控制;和
DMA装置,在上述CPU起动前对由上述存储卡I/F装置所读取的上述程序进行DMA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上述程序包括上述CPU可执行的下载用程序,
在上述CPU起动前,由上述DMA装置从上述程序中仅将上述下载用程序写入上述可写入ROM,
在上述CPU起动后,通过由该CPU执行上述下载用程序,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剩余程序被写入到上述可写入ROM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双端口控制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双端口控制高速缓冲存储器能够由上述CPU进行数据写入和读出,且能够由上述DMA装置进行数据写入,
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上述程序包括上述CPU可执行的下载用程序,
在上述CPU起动前,由上述DMA装置从上述程序中仅将上述下载用程序写入上述高速缓冲存储器,
在上述CPU起动后,通过由该CPU执行上述下载用程序,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剩余程序被写入到上述可写入ROM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外部连接的SRAM装置,
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上述程序包括上述CPU可执行的下载用程序,
在上述CPU起动前,由上述DMA装置从上述程序中仅将上述下载用程序写入上述SRAM装置,
在上述CPU起动后,通过由该CPU执行上述下载用程序,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剩余程序被写入到上述可写入ROM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双端口控制高速缓冲存储器,能够由上述CPU进行数据写入和读出,且能够由上述DMA装置进行数据写入;
串行通信装置,具有记录了上述CPU可执行的下载用程序的存储器和经由串行I/F来发送该程序的通信装置;和
串行I/F装置,与上述串行通信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在上述CPU起动前,由上述DMA装置将从上述串行通信装置经由上述串行I/F装置而发送的上述下载用程序写入上述高速缓冲存储器,
在上述CPU起动后,通过由该CPU执行上述下载用程序,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程序被写入到上述可写入ROM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外部连接的SRAM装置;
串行通信装置,具有记录了上述CPU可执行的下载用程序的存储器和经由串行I/F而发送该程序的通信装置;和
串行I/F装置,与上述串行通信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在上述CPU起动前,由上述DMA装置将从上述串行通信装置经由上述串行I/F装置而发送的上述下载用程序写入上述SRAM装置,
在上述CPU起动后,通过由该CPU执行上述下载用程序,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程序被写入到上述可写入ROM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器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双端口控制高速缓冲存储器,能够由上述CPU进行数据写入和读出,且能够由上述DMA装置进行数据写入;
网络通信装置,具有记录了上述CPU可执行的下载用程序的存储器和经由网络I/F而发送该程序的通信装置;和
串行I/F装置,与上述网络通信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在上述CPU起动前,由上述DMA装置将从上述网络通信装置经由上述网络I/F装置而发送的上述下载用程序写入上述高速缓冲存储器,
在上述CPU起动后,通过由该CPU执行上述下载用程序,记录在上述外部存储卡上的程序被写入到上述可写入ROM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512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聚环氧氯丙烷制备聚醚型大分子离子液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气耐火砖的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