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鳞片状玻璃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44812.5 | 申请日: | 2005-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浩辅;小山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3C13/00 | 分类号: | C03C13/00;C03C17/06;C03C17/23;A61K8/26;C08K7/00;C08L101/00;C09D7/12;C09D11/00;C09D20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鳞片状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在树脂成形体、涂料、墨液、化妆品等中配合的鳞片状玻璃。进而,还涉及含有该鳞片状玻璃的树脂组合物、涂料、墨液组合物及化妆品。
背景技术
如果鳞片状玻璃例如在树脂基质中分散,则可以提高树脂成形体的强度或尺寸精度。该鳞片状玻璃作为衬里被配合在涂料中并涂敷于金属或混凝土的表面。
另外,鳞片状玻璃通过用金属覆盖其表面,成为呈金属色。另外,通过用金属氧化物覆盖鳞片状玻璃的表面,鳞片状玻璃呈反射光的干扰引起的干扰色。就是说,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构成的被膜覆盖的鳞片状玻璃也被用作光泽性颜料。
使用这样的鳞片状玻璃的光泽性颜料优选用于重视涂料或化妆品等的色调或光泽的用途中。
作为鳞片状玻璃的优选组成,在特开昭63—201041号公报中记载有重视化学耐久性的C玻璃、在电子产品用中开发的E玻璃及玻璃片组成。
在特开2001—213639号公报中记载有具备出色的化学耐久性的鳞片状玻璃。该具备出色的化学耐久性的鳞片状玻璃是不含有作为挥发物的三氧化二硼(B2O3)或氟(F),碱金属氧化物的含有率在5质量%以下的玻璃。
此外,在以下的公报中公开有不是鳞片状而是纤维状的、碱金属氧化物的含有率较少的玻璃组成。
·特开昭61—14152号公报:“玻璃纤维”
·特表2001—515448号公报:“不含有硼的玻璃纤维”
·特表2003—500330号公报:“玻璃纤维组合物”
·特表2004—508265号公报:“玻璃纤维形成组合物”
不过,鳞片状玻璃例如可以使用特开平5—826号公报中记载的装置制造。利用该公报中记载的装置,可以用流量计喷嘴(blow nozzle)将熔融玻璃原材料形成为气球状,形成空心状玻璃膜,通过用压力辊粉碎该空心状玻璃膜,得到鳞片状玻璃。
如果考虑这样的制造工序,则需要鳞片状玻璃在熔融性方面出色、具有合适的温度—粘度特性、失透温度低于工作温度。在此,工作温度为玻璃的粘度为1000dPa·sec(1000poise)时的温度。另外,失透温度是在熔融玻璃原材料中产生结晶并开始成长的温度。作为温度—粘度特性,特别是在工作温度变得过高时,难以成形为鳞片状玻璃,所以工作温度优选为1300℃以下。
另外,在鳞片状玻璃的表面形成由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构成的被膜时,有时高温处理鳞片状玻璃。另外,鳞片状玻璃或带被膜的鳞片状玻璃被配合在涂料中,有时被用于烘烤涂料等用途中而被进行高温处理。因而,鳞片状玻璃也要求具有充分的耐热性。
不过,作为所谓的玻璃片组成而通常使用的钠钙玻璃,大量含有碱金属氧化物,存在耐热性能不充分的问题。
在特开昭63—201041号公报中记载的鳞片状玻璃的组成中,C玻璃组成或E玻璃组成中,为了调节失透温度或粘度,而三氧化二硼(B2O3)或氟(F)为必须含有成分。但是,三氧化二硼(B2O3)或氟(F)容易挥发,所以熔融时可能会飞散。或者,还可能会产生腐蚀熔窑的炉壁或蓄热式炉而使熔炉的寿命降低等的问题。
另外,即使在特开2001—213639号公报的实施例的任意一个中,也记载有必须含有氧化锌(ZnO)、氧化钡(BaO)、氧化锶(SrO)和氧化锆(ZrO2)中的任意一种成分的玻璃。
但是,氧化锌(ZnO)容易挥发,所以有时可能会在熔融时飞散。另外,由于挥发,也存在难以管理玻璃中的含量的问题。
氧化钡(BaO)的原料通常是昂贵的。另外,其中也有必需小心操作的原料。
氧化锶(SrO)的原料是昂贵的。另外,其原料中有时含有氧化钡(BaO)的原料,所以其中也有必需小心操作的原料。
氧化锆(ZrO2)由于会加速玻璃的失透成长,所以经常使稳定地制作鳞片状玻璃变得困难。
从如上所述的理由出发,在鳞片状玻璃中,最好不使用三氧化二硼(B2O3)、氟(F)、氧化锌(ZnO)、氧化钡(BaO)、氧化锶(SrO)和氧化锆(ZrO2)。
进而,如果考虑到在涂料或化妆品中配合,则要求鳞片状玻璃具有高的化学耐久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4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