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43524.8 | 申请日: | 200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0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嘉记;古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聚酯薄膜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邸万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用双轴 取向 聚酯 薄膜 | ||
1.一种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构成 成分的聚酯形成:
由芳香族二羧酸与乙二醇缩聚得到的主要构成成分,其中,所述 芳香族二羧酸选自对苯二甲酸和2,6-萘二羧酸,与
至少一种主要构成成分以外的第三成分,该第三成分选自二甘醇、 三甘醇、丙二醇、丁二醇、1,4-环己二甲醇和新戊二醇,总含量为3.0~ 8.0摩尔%,
所述薄膜的雾度为0~3.0%的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 聚酯是由主要构成成分和第三成分构成的共聚聚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 于:作为第三成分的二醇为选自二甘醇或1,4-环己二甲醇中的1种以 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 于:用透射法对1片薄膜测定的色调b*值为-5~+3。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 于:以180℃热处理10分钟后,低聚物向薄膜表面的析出量的表里面 之和为15mg/m2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 于:在薄膜中存在的最大直径150μm以上的异物为0.0个/m2,最大直 径30μm以上的异物为1.5个/m2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 于:在薄膜表面存在的宽度10μm以上的伤的个数为10个/m2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 于:在薄膜面内的延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200nm以下。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 于:在薄膜的单面或双面还具有涂布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 每30m2薄膜的涂布脱落的个数N为0~20个。
11.一种光学用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构成 成分的聚酯形成:
由芳香族二羧酸与乙二醇缩聚得到的主要构成成分,其中,所述 芳香族二羧酸选自对苯二甲酸和2,6-萘二羧酸,与
至少一种主要构成成分以外的第三成分,该第三成分选自二甘醇 和1,4-环己二甲醇,总含量为3.0~8.0摩尔%,
所述聚酯薄膜的雾度为0~3.0%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聚酯薄膜公司,未经三菱聚酯薄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35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膜片的冲裁装置及光学膜片的冲裁方法
- 下一篇:串行接口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