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钎焊材料的接合材料,蜂窝体制造方法和相应蜂窝体有效
| 申请号: | 200580041591.6 | 申请日: | 200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8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K·阿尔特赫费;R·布吕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B23K3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钎焊 材料 接合 蜂窝 体制 方法 相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金属表面上定位钎焊材料的接合材料、通过使用这种接合材料制造蜂窝体的方法、相应的蜂窝体以及具有相应的蜂窝体的机动车辆。这种蜂窝体优选用于汽车的排气系统,尤其是用作催化剂载体或过滤器体。
背景技术
蜂窝体通常由陶瓷材料形成或形成为金属蜂窝结构。对于金属蜂窝体,主要分为两类结构形式。DE 2902779A1示出的典型例子的早先结构形式为螺旋结构形式,其中,主要是一个平滑的薄板层和一个波纹薄板层依次叠置,并缠绕成螺旋形。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蜂窝体由多个交替布置的平滑的薄板层和波纹薄板层或带有不同波纹的薄板层构成,其中,薄板层首先形成一个或多个垛,然后将垛(薄板层)彼此缠绕。此时,所有薄板层的端部位于外面并可与一壳体或套管连接,由此,形成许多接合点,这样提高蜂窝体的耐用性。这种结构形式的典型例子在EP 0245737B1或WO 90/03220中作了描述。
在用金属层或至少部分金属制的层构造蜂窝体时,必须利用接合技术将各层彼此连接,以得到一耐用的蜂窝体。由于在机动车辆的排气系统中,通常产生高温,蜂窝体通常要在高温下钎焊,即经受所谓的硬钎焊或硬焊接工艺。在排气系统中,蜂窝体经受高机械载荷,该载荷一方面是由汽车的冲击引起的,该冲击也传递到蜂窝体上,另一方面是由热力引起的。废气流的高温和废气的脉动性导致蜂窝体中产生高机械载荷。尤其是在蜂窝体用作催化剂载体时,由于施加在催化剂载体上的催化剂的催化反应通常放热地进行,因此载荷进一步加大。总的来说,在排气系统中的蜂窝体经受很高的热梯度和热过渡。这使蜂窝体经受很大的热变形。如果蜂窝体是刚性的,也就是说,如果各层沿蜂窝体的整个横截面且沿其整个长度在接合区与相邻的层接合,则容易造成热断裂,由于这一原因,因此需要这样一种蜂窝体,即该蜂窝体尽可能地柔韧,因而要求在各层之间存在尽可能少的接合位置。另一方面,接合位置数量太少会导致过早地发生疲劳断裂。
因此,力图只在一定的分散的接合区彼此接合蜂窝体的各层。例如从DE 10338360中得知,有一种方法,其中,只在各层的以后待被彼此接合的位置施加液滴形式的粘结剂。在各层被缠绕或堆垛并盘绕之后,施加粉末形钎焊材料。从EP 0422000知道一种类似的方法,其中,用海绵涂布粘结剂,并接着施加粉末形钎焊材料。从DE 3711622还知道,通过热喷涂施加钎焊材料。此处,热喷涂通过相应的掩模进行,由此实现分散的接合位置。此外,DE 3312944A1公开,对蜂窝体各层错开地施加钎焊材料对热膨胀性能有利。
所有在文中提到的用于只在分散的接合区施加钎焊材料的方法是比较复杂的,这是因为,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以确保或者只在各层的一定范围内施加粘结剂,或者是,相应地精确定位掩模。此外,还已知,利用焊料箔或焊料丝形成钎焊接合点。这些都是由连续的钎焊材料形成,而不能形成分散的接合区。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合材料,采用该接合材料可以在两个金属结构之间形成分散的钎焊接合点。此外,还提供一相应的用于制造蜂窝体的方法、一相应的蜂窝体和一相应的机动车辆。
此目的通过具有如下所述的特征的接合材料、制造蜂窝体的方法、蜂窝体和具有该蜂窝体的机动车辆来实现。有利的构形可从下述实施例中得到。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在金属表面的至少一个分散的接合区上定位钎焊材料的接合材料的特征在于,钎焊材料不连续地形成在连续的载体材料上。
这种接合材料有利使得可以在金属表面的接合区上对钎焊材料的分散的区域定位,而不必例如在施加焊料之前涂布粘结剂。特别是,这种接合材料可与待接合的金属表面一起缠绕或成形。为此,有利的是,载体材料和/或钎焊材料提供有粘结剂,该粘结剂将接合材料固定在待接合的表面上,并因此确保,金属表面的准确限定的接合区可提供有钎焊材料并随后可进行接合。载体材料和/或钎焊材料可具有利于定位接合材料的标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排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排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41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井下运输绞车自锁式自动安全制动机构
- 下一篇:矿用高强度复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