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缆绳锁装置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580037817.5 | 申请日: | 200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菲利普·W·怀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普·W·怀尔斯 |
| 主分类号: | E05B73/00 | 分类号: | E05B7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佳 |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缆绳 装置 方法 | ||
背景
近年来,针对多种应用场合出现了多种形式的锁定装置。典型地,锁定装置被用来将两个独立物品、用于封闭的门或诸如此类的物体固定在一起。此外,已采用具有各种结构的多种锁定机构,包括钥匙驱动锁和组合锁。
一种广泛使用的锁定装置被称为挂锁。现有技术的挂锁可胜任大量传统应用场合,其中要被固定的物体之间的跨距相对较短或者该跨距可用搭扣配合。然而,当试图将挂锁用于固定两厚横截面的物体或要被固定的物体相隔较远的应用场合时,挂锁则表现出多种缺陷。
在许多应用场合下要求在一段距离上固定多个有价值的物品或者这些物品太大而无法用挂锁来锁定。这些应用场合的一些例子包括天井家具、工具箱、焊接设备、压缩机、梯子和景观设备。此外,随着诸如ATV、摩托车、微型竞赛汽车、机动雪橇、船只、自行车、雪橇和滑雪板的娱乐性设备的日益流行,就需要一种多功能的、方便且经济的方式将这些物品防窃地固定,不管它们在拖车、行李架上或者被留在工作地点。
在这些应用中克服挂锁的缺陷的典型方案是将挂锁与每端具有眼孔的缆绳结合使用,由此缆绳围绕要被固定的物体打环并穿过其,随后穿过其中一个眼孔端打环。然而这种方案具有其自身的缺陷。
挂锁和缆绳组合的一个缺陷是挂锁颤动并造成所固定货物的损坏。挂锁自由地位于眼孔上或在缆绳周围并因此无法防止其摆动和振动。在振动和反冲极为常见的拖运场合中这尤其成问题。此外,缆绳和挂锁组合无法提供调节被固定物品周围的绳环大小的手段。由于能够提供压制住货物并且防窃的手段,因此可调绳环是合需的。另外,相对货物调节或缩紧绳结将通过消除松弛并由此抑制在物品和锁或缆绳之间可能发生的摩擦和剪切而进一步防止货物损坏。
因此仍然需要一种能将有价值物品固定在运动位置或固定在位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允许在长距离上进行锁定并且是可缩紧的、多功能的,并较佳地接纳在软质材料中以进一步防止对要求固定的有价值货物的任何损伤。
发明概述
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用于固定物品的应用场合中多功能的新型和有用的缆绳锁装置和方法。
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不仅固定缆绳的一个端部并且接纳缆绳的中间段以沿其滑动的缆绳锁。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有选择地沿缆绳的长度固定锁体的方法。
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提供倾向于将穿过其中的缆绳夹紧的缆绳体。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具有便于制造并且耐用的简单结构的缆绳体的缆绳锁。
因此,本文中公开的本发明由代表性实施例说明。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锁装置,该锁装置包括细长挠性缆绳,该缆绳具有其间限定一长度的第一端部和相对的第二端部。卡接(shackle)部分附设于第一端部。提供锁体,该锁体设有通道,其尺寸构造成并适于以滑动关系接纳缆绳以使锁体可有选择地沿缆绳的长度定位。锁体具有卡接口,其尺寸构造成并适于以接合状态接纳卡接部分,且卡接部分可从卡接口移离以限定脱离状态。闩锁组件被设置在锁体中并包括可在闩锁状态和未闩锁状态之间移动的闩锁件。当卡接部分处于接纳状态时,闩锁件在闩锁状态可工作以接合卡接部分,由此相对锁体锁定卡接部分。当闩锁件移动至未闩锁状态,则卡接部分被释放以使卡接部分可从锁体上脱开。锁组件被设置在锁体中并且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当锁组件处于锁定位置时,闩锁件位于闩锁状态。当锁组件移动至解锁位置时,闩锁体从闩锁状态前进至未闩锁状态。
本范例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位于锁体中的夹紧组件。该夹紧组件包括夹紧件,在缆绳接纳于通道内时,该夹紧件可在锁体沿缆绳固定在选定位置时的夹紧状态和锁体可沿缆绳前进的释放状态之间移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夹紧件被偏压向夹紧状态,闩锁件被偏压向闩锁状态。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缆绳的第二端部上提供止动头。该止动头的尺寸使其无法通过前述通道。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止动头由缆绳的封闭环部分限定。根据另一方面,当处于接合状态时,卡接部分被偏压向脱离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普·W·怀尔斯,未经菲利普·W·怀尔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5800378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栅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循序渐进的释放的生物附着合成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