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变压器线包及线圈线包的整形机无效
| 申请号: | 02226216.4 | 申请日: | 200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93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均 |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明 |
| 地址: | 40430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变压器 线圈 整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制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对电子行业中使用的变压器线包及线圈线包进行整形的整形机。
背景技术:
变压器及线圈是电子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零部件之一,当变压器及线圈绕好线后,还需进行对其线包的两侧进行整形以使其平整,以及在变压器及线圈中部的空腔内插入矽钢片或其它磁性材料等工序。目前许多厂家对变压器及线圈线包两侧进行整形所采用的方法是直接用锤子将其敲平,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效果很不理想,因为用锤子敲击线包两侧时,会造成变压器及线圈的骨架碎裂以及漆包线的漆膜损伤,甚至造成漆包线断线等不良后果。也有一些厂家采用冲压设备来对变压器及线圈线包两侧进行整形,这种方式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对线包的进行整形的过程中,整形模块与线包的接触面积较大,需要较大的压力,在冲压力的作用下,也容易造成漆包线断线的情况。另外,采用这种直接冲压的方式,还会造成变压器及线圈的骨架变形,影响矽钢片或其它磁性材料的插入装配并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完全解决上述问题的变压器及线圈的线包整形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垂直挤压机构、控制及驱动装置以及水平碾压机构,机架由底座和固定架构成,底座水平安置,固定架垂直于底座,垂直挤压机构由气缸以及上、下模构成,气缸固定在固定架上,上模和下模则分别固定在气缸的活塞杆下端以及底座的上端面,气缸通过控制及驱动装置驱动,水平碾压机构亦通过控制及驱动装置驱动,该水平碾压机构由气缸和一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前端的U形钳具构成,该U形钳具开口的两侧分别组设有轴心线与底座的端面垂直的碾压圆柱,碾压圆柱可绕其轴心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比较简单,并且采用上述结构的整形机在对变压器或线圈的线包进行整形时,变压器或线圈在底座上的位置由垂直挤压机构予以固定后,水平碾压机构的U形钳具两侧的碾压圆柱通过驱动装置的作用在变压器或线圈的线包两侧来回碾压,可以很方便地对线包进行整形工作,其由于碾压圆柱是滚动的,还可将交叉绕置于其它线上的漆包线规则疏理,从而避免漆包线断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U形钳具的俯视图
附图3为U形钳具放大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垂直挤压机构2、控制及驱动装置3以及水平碾压机构4,机架1由底座11和固定架12构成,底座11水平安置,固定架12垂直于底座11,垂直挤压机构2由气缸21以及上、下模22和23构成,气缸21固定在固定架12上,上模和下模22、23则分别固定在气缸21的活塞杆211下端以及底座11的上端面,气缸21通过控制及驱动装置3驱动,水平碾压机构4亦通过控制及驱动装置3驱动,该水平碾压机构4由气缸41和一连接在气缸41的活塞杆411前端的U形钳具42构成,该U形钳具42开口的两侧分别组设有轴心线与底座11的端面垂直的碾压圆柱43,碾压圆柱43可绕其轴心线转动;
垂直挤压机构2和水平碾压机构4的位置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也可相互调换;
U形钳具42开口处的两端侧面分别开设有一通槽44,碾压圆柱43及其转动轴431竖直设置在通槽44内;
设置在通槽44内的转动轴431上可根据线包的绕线宽度而串联一个或者多个碾压圆柱431;
在对较大的变压器线圈线包进行整形时,需要较大的力,为防止U形钳具42偏离方向,在底座11的上端面设置有导轨111,U形钳具42的底端面两侧则成型有与导轨111配合的滑动槽44,这样,U形钳具42的行走轨迹可由导轨111予以保证而不至于偏离;
在位于底座11上的下模23的中心部位凸设有一与变压器线圈中部插设矽钢片或其它磁性材料的空腔配合的芯模231,该芯模231在线包的整形过程中是套设在变压器线圈中部用于插设矽钢片或其它磁性材料的空腔内的。因此,在线包整形完毕后,该空腔的尺寸仍然能够保持不便,从而有利于后面的矽钢片或其它磁性材料的插置工序。
对变压器线包或线圈的线包进行整形时,首先将需要整形的线包套在垂直挤压机构2下模23的芯模231上。接着,开动控制及驱动装置3,垂直挤压机构2的上模22向下动作,压住线包。与此同时,水平碾压机构4也开始动作,其U形钳具42顺着导轨111做往复直线运动,碾压圆柱43对线包来回碾压,使线包变小,从而达到对线包整形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均,未经张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6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