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多用途节能帘、棚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222493.9 申请日: 2002-05-08
公开(公告)号: CN2535534Y 公开(公告)日: 2003-02-12
发明(设计)人: 李代繁;李元红;李忠 申请(专利权)人: 李代繁
主分类号: E06B9/30 分类号: E06B9/3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31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功能 多用途 节能
【说明书】:

本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帘、棚,特别是具有多功能多用途的节能帘,用于屋宇节能,并可构成农用棚、货栈棚、旅游棚、休闲棚。

为提高屋宇、宅室舒适度,普遍采用空调设备,以调节环境温湿度。随着季节变化,气温升降,阳光强弱等因素,使宅室温差巨大。夏秋季节,致热因素主要来自阳光的照射,公认实验测算值为阳光直射功率为每平方米1~1.2KW,若射入室内,再用空调设备通过致冷过程将其排除室外。设空调设备的总效率为0.7,欲排除每平方米直射室内1KW的热能,则需输入电功率1.43KW,耗能巨大,最近国家公布国家机关年耗能开支约800亿元,其中用于空调电耗估计不下200亿元;同时要求节能40%,可见对节能的高度重视,节能降耗迫在眉捷。数量更多的公用和民用屋宇的空调能耗将大出数十倍。而通过墙体传导到室内的热功率椐测算约每平方米墙面63W,约增加空调耗电90W,设受热面积40m2,则耗电功率为3.6KW;因而其耗能资费亦不容忽视。而冬春季节,则需导入阳光,以提高室内温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和设施大多采用室内窗帘和室外雨阳棚。各种室内窗帘可以遮挡阳光对室内的直射,感觉不到阳光直射的热力;但实质上幅射热已射入室内,只不过是由窗帘吸收后再缓慢散发于室内而已,要排除它,仍然需要大于它的能量消耗。

而各种安置于室外的雨阳棚,虽然可以遮挡部份阳光的照射,如中国专利ZL96105196,96244361,97200390,97616355,97216384,98203998等,但其缺陷严重,已如我在中国知识产权局于2002年4月12日决定授予专利权的中国专利“可调控多功能雨阳棚”文献中所指出。

现有其他遮阳商品,结构各异,一般都结构复杂,造价高昂,不利于广泛采用。如某公司的遮阳帘,帘料价为每平方米100元~400元,甚至高达千元;而用于卷帘的专用电动机(100W以下)每台2000元;加上其他元部件和材料,价位之高,令广大用户望而兴叹,讚而却步。就其技术、结构而言,亦存在若干缺点。首先,大多安置室内,效果是能遮阳,但散热于室内;透过帘料观景模糊;通气透气效果差;隔热能力亦差。

其实,现有各式窗帘的共同缺点是:1、设置于玻窗内,将吸收的阳光幅射热能散发于室内,升高室内温度,增大了空调能耗。2、窗帘下端不固定,虽有袅袅飘逸之美,却难抵御风的袭拢;尤其是垂直百叶吊帘,若在窗外或开窗使用,则风吹飘动缠绕,容易损坏;若下端设有重物,则易击碎玻窗,损坏其它物品,甚至造成人身伤害。3、窗台上不能放置物品,如花瓶、茶杯、古董、笔筒……。总之,上述种种缺点,都有待克服或避免。

为解决上述主题,避免上述各类技术方案的不足,对本人已获准授予专利权的“可调控多功能雨阳棚”作出部份实施方案的补充和创新,从而拟定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多用途节能帘棚,用于各类大中小型屋宇、住宅、农用棚、休闲棚、旅用棚,具有遮阳、节能、透光、通气、观景等多功能和多用途。

本新型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

采用竹木、金属、合金、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的框架、支撑杆架、连接件、弹性缓冲部件、转动和传动机构、蓬材、紧固件构成节能帘、棚,将具有反光隔热遮阳性能的蓬材(至少一帘或多帘平行)两端分别安装在由至少四根杆H1H2H3H4(实心空心均可,截面为圆、方、多边形或各种型材、轮轨型材或其中一杆管有卷帘弹簧装置)组成的四(多)边形框架(安装于墙体、窗框时,可省去H3H4)相对的两杆H1H2上,或先安装在安有滑块或滚轮的帘架(杆)h1i,h2i,(i=1,2,3…n.)上,再安装于H1H2上,组成节能帘总成;可用传动机构移位帘片,收展叠合,亦可转动帘片角度;再将节能帘总成安装于或通过固定支架安装于屋宇外墙侧面立面斜面或顶面,其中一边杆可装置铰链实现节能帘总成转动;亦可用类似本设计人在ZL012066907“可调控多功能雨阳棚”中描述的各式调控机构,调控节能帘总成和其固定面间的角度;(如图1、图2);亦可用节能帘总成组成农用棚、货栈棚、休闲棚、旅用棚的至少一个面,侧面、斜面或顶面。

节能帘总成与帘片垂直框边可加装由能转动的单帘或多个平行帘片及支架组成的端棚;其与帘片平行的框边可加装用以收护帘片的帘盒;沿帘片边可装有铁磁条、块;或相邻两片间以薄纱连接,具有防蚊防虫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代繁,未经李代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22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