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长多点楔胀式管缝锚杆无效
| 申请号: | 02211536.6 | 申请日: | 200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55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春安;赵兴东;王维纲;杨天鸿;朱万成;徐小荷;宋守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长 多点 楔胀式管缝锚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岩土工程、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及隧道工程的支护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巷道支护中,锚杆支护与传统支护(木架支护和钢拱架支护等)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越性。由于锚杆支护显著的技术经济优越性,现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矿井巷道以及其它地下工程支护的一种主要形式。早在40年代,美国、前苏联就已在井下巷道使用了锚杆支护,以后在煤矿、金属矿山、水利、隧道以及其它地下工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从1956年起在煤矿岩巷中使用锚杆支护,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60年代锚杆支护技术开始进入采区,但由于煤层巷道松软,受采动影响后,围岩变形量很大,对支护技术要求很高,加之锚杆支护理论、设计方法、锚杆材料、施工机具和监测手段还不够完善,因而发展缓慢。就煤矿来讲,在1995年国有重点煤矿当年新掘巷道中锚杆支护所占的比重为28.19%,而且主要使用在条件比较简单的I、II、III类围岩中,条件比较复杂的IV、V类围岩还处于试验、总结经验阶段或者采用锚杆与其它支护(指木架支护和钢拱架支护等)的联合支护形式。现有的锚杆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具体比较如下表所示:
正是基于上述现有锚杆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这种新类型锚杆的设计。关于传统类型锚杆,由于其制造工艺不同,锚固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在应用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随着当今采矿深度的增加,地压问题更进一步的体现出来,高强度多功能锚杆已经成为支护领域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11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静电指纹辨识把手
- 下一篇:轴承内径表面的润滑油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