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无效
| 申请号: | 02202148.5 | 申请日: | 2002-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43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达时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C5/00 | 分类号: | F02C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 地址: | 香港葵涌永健路16-***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 涡轮 导管 风扇 动力 机组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风扇动力机组,更具体地说,是有关一种在导管风扇动力机组中心设有涡轮系统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
(2)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导管风扇动力机组都采取直身导管设计,即导管风扇与定子外环是直线形的,导管风扇的入气口与定子的排气口的直径或面积相等,所以当气体由导管风扇抽入后经定子至排气口向后排出时,排出的气流加速度只是与导管风扇的发动机转速成正比。此外,导管风扇的结构因机头罩子和中心轴体直较大,使入气口的入风面积减小,在高速送风时,往往造成进气量不足,因而使发动机的效能降低,并且在气体流过定子外环和流经定子导叶向后排出时,因定子内环中没有气体流过,在这一区域会产生紊流并影响气体的流速,导致航模飞机的推动力减弱,同时发动机中央部分周围也会因没有气体流经而得不到良好冷却,使发动机在高转速工作时不能获得高效率。在另一方面,现有的航模导管风扇系统在结构上都较为复杂,组件比较多,重量也因而增加,在安装上工序较多及操作技术要求甚高。鉴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对大多数航模爱好者及初学者而言因使用效果上的不理想而会在操作和制作上带来许多困忧,确实亟需改进。
(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该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具有可在中心喷射气流的中心涡轮,并且中心喷射可与导管风扇的喷射同步地起作用以改善和增强送风的质量和数量。
实现所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包括具有涡轮叶桨和涡轮叶桨保持环的中心涡轮、风扇导管定子、内燃发动机、燃油箱和排风管,其中,所述保持环其内设有若干中心涡轮叶,所述风扇导管定子包括一外环、一通过若干连接条连接的内环和一设置在内环一侧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装有内燃发动机和燃油箱,所述中心涡轮通过圆锥形罩盖安装在风扇导管定子上,并使含有中心涡轮叶的导孔与含有连接条的内环的内孔连通。
如以上所述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其中,所述风扇导管定子的连接条为定子导叶,内环在内表面上还设有若干径向均布的涡轮导叶。
如以上所述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其中,所述风扇导管定子在前端设有直径外大里小的中心进气导环。
如以上所述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其中,还包括一燃油箱的尾盖,该尾盖安装在燃油箱的后端。
如以上所述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其中,所述涡轮叶桨的端部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缩小,并与中心进气导环具有大致一样的倾斜角度。
如以上所述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其中,所述中心涡轮的保持环呈锥形。
如以上所述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其中,所述排风管其内径从前至后是逐渐缩小的。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的中心涡轮设有若干与涡轮叶桨同步工作的涡轮叶以产生中心涡轮喷射气流,风扇导管定子设有涡轮导叶、定子导叶和锥形收窄的进气导环,因此,可增加送风量及引导气流直线向后排出,防止紊流产生,同时中心涡轮喷射气流可冷却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混合气体,增加混合气体的密度,因而增加压缩比,提高发动机成功率,增加动力机组生产推动力。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可配用传统的二冲程航模发动机,发动机转动中心涡轮导管风扇把前端气体抽入,经过锥形收窄的进气导环进入定子经过风扇导管定子的定子导叶向后排出,汇合定子导叶与内环的中心涡轮喷射气流,经过排风管及中心位置的燃油箱,把气体大量及高速地输送向后排出,产生反作用力,使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向前推进,功用等同于航模喷射机的喷射引擎。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还具有一体化结构以实现精简、效能高和重量轻的优点。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风扇导管定子的透视图;
图5是在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工作状态下其内喷射气流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6是一与中心涡轮导管风扇动力机组配用的易起动爪轮起动器的透视图。
(5)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达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金达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202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弹联体小礼花弹
- 下一篇:新型除味坐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