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脑梗塞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02138726.5 | 申请日: | 200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 发明(设计)人: | 熊治成;陈宗华;席承龙;唐流连;张维保;张振;蒋京华;余天英;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治成;陈宗华;席承龙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9/1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海军 |
| 地址: | 4441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梗塞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脑梗塞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脑梗塞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多发病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发病是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导致脑动脉退变、硬化、管腔迂曲变窄,管壁厚薄不均,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强,血液自凝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细胞缺血缺氧,脑神经受损而突发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识昏蒙、舌强言蹇、偏身麻木等,发病急、病程长、治愈率低。目前西医一般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方法,中医一般采用活血化瘀、疏通径络等方法对症治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情,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均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且伴发许多后遗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显著、毒付作用小、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疗脑梗塞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脑梗塞的药物,其成分为:
地龙 水蛭 莪术 制首乌
制南星 天麻 女贞子 黄芪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用量配比范围是:
地龙10-15克 水蛭10-15克 莪术20-25克 制首乌40-50克
制南星20-25克 天麻40-50克 女贞子40-50克 黄芪40-50克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用量配比是:
地龙15克 水蛭15克 莪术25克 制首乌50克
制南星26克 天麻50克 女贞子50克 黄芪60克
本发明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按上述各组份用量选取原料,混和后入烘箱干燥;
2、将干燥后的原料粉碎过筛;
3、将过筛后的药粉倒入药丸机起模成型;
4、把成型后药丸入烘箱干燥;
5、干燥后的药丸过筛选丸制成成品丸剂。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脑梗塞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选用天然食用中草药,技中医理论组方,即用水蛭破血逐瘀、攻紧消积合制南星祛风逐痰为君药;地龙祛风通络,莪术行气破血、消症散结,二药合之协助主药加强逐痰消瘀、散结通络为臣药;天麻养阴平肝、利腰膝、强筋力、通血络、治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女贞子补肾养肝,天麻、何首乌、女贞子三药合之补肾养肝、乌发健脑、补肾中之阴精;黄芪益气升阳肾中之元气,制南星兼为使药、专走径络,天麻、何首乌、女贞子与黄芪四药辅佐以补肝益肾、填髓养脑,强筋壮力。通过改善脑循环、降低血液粘度、溶解血栓,有效治疗脑梗塞,并对病后康复有重要作用。
本发明药物与同类中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以水蛭破血逐瘀、攻坚消积,合制南星祛风逐疾为君药,能延长凝血时间,加速纤维蛋白溶解,扩张血管;
2、地龙与莪术二药合之协助主药加强逐痰消瘀散结通络为臣药,能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快血流速度、使已形成血栓溶解;
3、制南星兼为使药,专走径络,中风麻痹症得之为向导,可促使药效深入发挥;
4、天麻、何首乌、女贞子、黄芪四药辅佐,可补肝益肾,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增加脑脊髓的主要成分卵磷脂,具有扩张血管而降低血压,消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5、具有明显降脂,改善微循环之功效且无毒副作用;
6、本发明为口服丸剂,无须煎煮、服用方便,营养丰富兼具预防保养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技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地龙15克 水蛭15克 莪术25克 制首乌50克
制南星25克 天麻50克 女贞子50克 黄芪50克
实施例2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地龙10克 水蛭10克 莪术20克 制首乌40克
制南星20克 天麻40克 女贞子40克 黄芪40克
实施例3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地龙12克 水蛭12克 莪术22克 制首乌45克
制南星22克 天麻45克 女贞子45克 黄芪45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治成;陈宗华;席承龙,未经熊治成;陈宗华;席承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38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