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滑动轴承的压缩机无效
| 申请号: | 02120495.0 | 申请日: | 200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水藤健;椿井慎治;元浪博之;黑木和博;福谷义一;永川圣;河合俊弘;仓挂浩隆;河内繁希;饭田秀慎;太田雅树;樽谷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 主分类号: | F04B27/08 | 分类号: | F04B27/08;F16C33/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滑动 轴承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可旋转地支撑旋转单元或驱动压缩机构的滑动轴承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未审查的日本特许公报No.4-81586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滑动轴承。在此现有技术中,用作旋转单元将旋转力传递给制冷泵的泵机构的主轴由作为滑动轴承的轴承衬套可旋转地支撑。在此结构中,轴承衬套用于可旋转地支撑主轴。轴承衬套的制造成本比滚动轴承低很多。应注意到在现有技术中轴承衬套由多孔陶瓷制成。
然而,由多孔陶瓷制成的轴承衬套不具备固体润滑性能。另外,由于轴承衬套和主轴之间的间隙预设定得较小,使得主轴由轴承衬套支撑而不会发出异响,因此含在制冷剂中的润滑油几乎不能到达轴承衬套与主轴之间的滑动部分。也就是说,轴承衬套与主轴之间的滑动部分易于磨损。因此,轴承衬套的使用寿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长的压缩机。
根据本发明,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旋转单元和滑动轴承。压缩机构压缩壳体内的制冷剂。旋转单元驱动压缩机构。滑动轴承支撑于壳体内,同时可旋转地支撑旋转单元。滑动轴承具有基体、多孔金属层和氟树脂层。基体的表面涂有具有固体润滑性能的多孔金属层。该表面透过多孔金属层涂上氟树脂层。
此外,在本发明中,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旋转单元的滑动轴承包括基体、多孔金属层和氟树脂层。多孔金属层涂在基体的表面上。多孔金属层具有固体润滑性能。氟树脂层透过多孔金属层涂在该表面上。
附图说明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提出了本发明中被认为是新颖的特征。通过参考下面对现有的优选实施例的介绍并结合附图,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单头活塞式压缩机的横剖视图;
图2是表示了用于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单头活塞式压缩机的驱动轴、径向滑动轴承和前壁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了用于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单头活塞式压缩机的径向滑动轴承的典型表面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单头活塞式压缩机的局部横剖视图;
图5是表示了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单头活塞式压缩机的推力滑动轴承的第一板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双头活塞式压缩机的横剖视图;和
图7是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螺旋式压缩机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3介绍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空调机的单头活塞式压缩机。在图1中,图的左侧为前面,图的右侧为后面。
如图1所示,气缸体11、前壳体12、阀板组件13和后壳体14组成了压缩机C的总壳体或压缩机壳体。前壳体12固定在气缸体11的前端。后壳体14通过阀板组件13固定在气缸体11的后端。气缸体11和前壳体12形成了曲轴箱15。驱动轴16可旋转地支撑于压缩机壳体中并延伸穿过曲轴箱15。
仍参考图1,驱动轴16的前端通过径向滑动轴承17支撑于前壳体12中。径向滑动轴承17安装在前壳体12的前壁12A上的通孔12B中。驱动轴16的后端通过径向滑动轴承18支撑于气缸体11中。径向滑动轴承18安装在气缸体11上的通孔11A中。
如图2所示,径向滑动轴承17是将扁平材料弯曲成圆柱形并使扁平材料的一端和另一端在接头17A处相互接触而形成的。径向滑动轴承17插入到前壁12A上的通孔12B中,同时支撑驱动轴16。在这种状态下,驱动轴16的外圆周面与径向滑动轴承17的内圆周面之间的间隙最小,使得驱动轴16可由径向滑动轴承17可旋转地支撑。径向滑动轴承17的外圆周面与通孔12B的内圆周面之间的间隙设计成使径向滑动轴承17的外圆周面尽可能贴附在通孔12B的内圆周面上。径向滑动轴承17的两端在接头17A处的间隙设计成尽可能小。
如图3所示,位于驱动轴16侧的径向滑动轴承17的基体17B的表面涂有透过烧结青铜层17C的氟树脂层17D,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烧结青铜层17C是具有固体润滑性能的多孔金属层。在第一实施例中,基体17B由铁例如SPCC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0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连续横向固化的非晶硅淀积
- 下一篇:水印检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