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卷线器的转子无效
| 申请号: | 02120286.9 | 申请日: | 2002-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 发明(设计)人: | 人见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 主分类号: | A01K89/01 | 分类号: | A01K89/01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天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卷线器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子,尤其是有关将钓线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卷绕在前后移动的卷筒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
背景技术
旋转卷线器一般具有:装设在钓竿的卷线器本体、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卷线器本体上的钓线导引用的转子、及将由转子所导引的钓线卷取的卷筒。转子具有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卷线器本体上的转子本体、及可摆动自如地装设在转子本体上的导环臂。
转子本体具有:可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前述卷线器本体上的合成树脂制的圆筒部、及含有从前述圆筒部的后端部的外周面的相对向位置朝径方向外方延伸的第1及第2连接部以及从前述第1及第2连接部曲折与前述圆筒部隔有间隔地分别朝前方延伸的第1及第2臂部的第1及第2转子臂。在圆筒部的后端部具有直径比其它部分大的环状的大直径部,在大直径部的外周面的相对向的位置使第1及第2连接部朝径方向外方延伸。
导环臂可朝线卷取姿势及线开放姿势摆动自如地装设在第1及第2转子臂上,当线卷取姿势时将钓线导引并卷绕在卷筒上。导环臂具有:可摆动自如地装设在第1及第2转子臂上的第1及第2导环支撑构件、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第1导环支撑构件先端上的线形滚子、及连结第1导环支撑构件及第2导环支撑构件并将钓线导引至线形滚子上的导环。
在这种旋转卷线器中,旋转把手的话,转子旋转并由导环臂将钓线导引至卷筒而卷绕在卷筒上。
发明内容
在这种旋转卷线器的转子中,为了提升旋转平衡及使抛竿时的处理容易而被要求谋求轻量化。将转子轻量化时,从连接部施加于臂部、特别是从装设线形滚子的钓线导引侧的第1连接部施加于第1臂部的弯曲强度的维持成为瓶颈。具体地说,当线卷取时会发生由作用于线形滚子上的力量使第1臂部朝外侧扩大的力量,为了维持抵抗该力量的强度而有必要加厚第1连接部及第1臂部的板厚。因此此部分的轻量化有困难。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在旋转卷线器的转子上维持强度并谋求轻量化。
发明1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是一种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将钓线卷绕在前后移动的卷筒上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具有:相对于前述卷线器本体可旋转自如的合成树脂制的圆筒部、及含有从前述圆筒部的后端部的外周面的相对向位置朝径方向外方延伸的第1及第2连接部以及前述从前述第1及第2连接部曲折与前述圆筒部隔有间隔地分别朝前方延伸的第1及第2臂部的第1及第2转子臂的转子本体;可摆动自如地装设在前述第1及第2转子臂的先端上,在前述第1转子臂侧将钓线导引至前述卷筒上用的导环臂;及至少配置在前述第1转子臂的外侧,内部形成空间,由比前述转子本体更高强度素材所形成,补强前述转子本体用的盖构件。
在这种转子中,转子本体因为是合成树脂制的,所以与金属制的相比,可以谋求轻量化。但是合成树脂的强度因为较弱,所以为了维持曲折强度而有必要将转子臂加厚化。在此将线卷取时力量作用的第1转子臂的外侧以高强度素材所形成的盖构件覆盖来补强第1转子臂。盖构件因为从外侧覆盖第1连接部及第1臂部且在内部形成空间,所以呈三维曲折形成。因此,当力量作用在第1转子臂上时,在盖构件中因为是拉伸力作用而不是压缩力,所以不容易变形。在此,因为将转子本体的力量容易作用的至少第1转子臂的部分以盖构件补强,所以可以将作用力由盖构件承受,从而可以降低转子本体的曲折强度而可以谋求薄板化。因此,对于转子可以维持强度并谋求轻量化。
发明2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是在发明1所记载的转子中,前述导环臂具有:分别可摆动自如地装设在前述第1及第2臂部的先端上的第1及第2导环支撑构件、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前述第1导环支撑构件的先端上的钓线导引用的线形滚子、及连结前述第1导环支撑构件及前述第2导环支撑构件而将前述钓线导引至前述线形滚子上的导环;前述盖构件配置在前述第1转子臂的第1连接部及第1臂部的外侧。这种情况下,只在力量作用的第1转子臂上设置可补强的盖构件,在第2转子臂上则可以设置装饰用的轻量的盖构件来谋求转子的更轻量化。
发明3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是在发明2所记载的转子中,前述盖构件也配置在前述第2转子臂的第2连接部及第2臂部的外侧。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第2转子臂上也设置盖构件,所以容易取得转子的旋转平衡。
发明4的旋转卷线器的转子是在发明1至3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转子中,前述盖构件是也覆盖前述圆筒部的后面地形成的。这种情况下,因为盖构件是也覆盖圆筒部的后面地形成的,所以可以更高地维持盖构件的曲折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20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枣肠
- 下一篇:色调剂,显影剂及使用该色调剂的图象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