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2118459.3 | 申请日: | 200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2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浦野洋二;川口达治;北原治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4B45/047 | 分类号: | F04B45/047;A61B5/021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血压计等中的小型泵,特别是涉及利用压电促动器的作用的压电泵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过去,在特开昭59-200081号公报和美国专利第6,033,191号等公报中公开了这种泵。
图46表示美国专利第6,033,191号中公开的泵,在上部框体50和下部框体51之间夹装阀片52形成层叠,在下部框体51的上面形成吸入侧及排出侧流路53。在上部框体50中装有由压电促动器振动的振动膜54,在振动膜54和上部框体5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泵室。泵室内和吸入侧及排出侧的流路53分别通过上部框体50的通孔55连通,在连通通孔55和流路53的部分上利用阀片52形成吸入侧及排出侧止回阀。当使振动膜54振动时,将空气从吸入侧的流路53吸入到泵室中。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例子中,为了确保气密性,有必要充分确保上部及下部框体50、51的配合面的整体平面度、平行度,并存在难以对上部框体50、下部框体51及阀片52三层同时定位的问题。并且,在将阀片52夹在上部框体50和下部框体51之间形成止回阀时,当定位精度低时泵主体的加工合格率低。进而,为了确保气密性,沿流路53如图47所示对上部及下部框体50、51的配合面进行激光熔敷(符号56为熔敷部),流路部53中的阀片52和上部框体50之间的漏气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压缩效率恶化的问题。并且,流路53的形成本身也不容易。
并且,在特开昭59-200081号公报中公开的泵中,由于采用了检测阀,因而在上部框体中为了设置检测阀,必须要有一定的厚度,存在无法将上部框体设计得极薄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制造、效率及可靠性高的紧凑型泵以及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利用压电促动器的作用使泵室的容积变化、借此将流体吸入泵室内或从泵室将流体排出的压电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与泵室连通的吸入侧及排出侧流路的盒体,和由用薄膜形成的止回阀膜及具有利用该止回阀膜通过压力差开关的管路的止回阀框体构成的止回阀单元,把该止回阀单元安装在泵室与流路之间。
采用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很容易地制造紧凑型泵,而且可以提高泵的效率。并且,可以在确认止回阀的功能之后再将止回阀单元安装到盒体中,在提高泵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提高泵本身的合格率。并且,即使由于长期使用等使止回阀受到损伤,只需要更换受损伤的止回阀单元就可以了。
另外,当将压电促动器和金属薄板与叠合而成的振动膜装入盒体中,在它们之间形成泵室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小从泵室至止回阀膜的流体部的体积,提高排出时的泵室内部压力。从而,可排出高压流体,提高泵的效率。
进而,流体的吸入侧止回阀单元和流体排出侧止回阀单元的形状相同,当在吸入侧和排出侧上下相反地将止回阀单元安装到盒体中时,可使设置在流体吸入侧和排出侧的止回阀单元共用化,可降低加工成本。
另外,当从振动膜设置面的相对侧将止回阀单元安装到盒中时,不取下振动膜就可以更换止回阀单元。
虽然振动膜易于因外力而受到损伤,但当设置振动膜的盒体部和安装止回阀单元的盒体部由单独的部件构成时,由于可使振动膜设置部和止回阀单元设置部分离,所以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振动模的更换和止回阀单元的更换。即使改变振动膜,但由于可以利用同一止回阀单元组合,所以易于通过改变振动膜对泵的特性进行评价。
另外,在盒体和止回阀单元之间,以及在作为单独部件的两个盒体部之间的至少一个为嵌合结构,当以过盈配合通过压入该嵌合部分进行安装时,在更换止回阀单元(或振动膜)时容易分离盒体和止回阀单元(或两个盒体)。并且,利用过盈配合可以容易地将止回阀单元(或盒体部)固定在盒体上(或另一个盒体部上),可利用压入确保气密性,提高泵的可靠性。
另外,代替过盈配合,利用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并进行粘接或熔敷来安装,也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当在嵌合部分形成螺纹牙,使盒体与止回阀单元、或两个盒体部螺纹配合时,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固定和分离。
当以堵住止回阀框体管路的方式配置止回阀膜,将止回阀膜接合到止回阀框体上时,可以仅使用必要的最低限度尺寸的止回阀膜,所以薄膜材料的材料利用率良好。
另外,当以堵住止回阀框体管路的方式配置形成通气口的止回阀膜,接合包含管路的通气口周围时,可自由的设定薄膜尺寸,组装时易于操作,熔敷也可以很容易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8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对收到的邮件消息进行分类的设备、方法和记录媒体
- 下一篇:盘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