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痔瘘的注入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02109324.5 | 申请日: | 2002-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1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庆;勾大卉;陆伟民;万仲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国庆;勾大卉;陆伟民 |
| 主分类号: | A61K33/04 | 分类号: | A61K33/04;A61P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注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痔瘘的注入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治疗痔瘘的注入液种类很多,其中以硫化钠为主药的速效坏死性组织脱落剂,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为了避免在使用时引起患者局部的疼痛,该药中以麻醉乙醚作为局部麻醉药。由于麻醉乙醚在中国药典中的用途为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因此,用于治疗痔瘘的注入液中,麻醉效果很不理想。在上述注入液的制备过程中,麻醉乙醚的另一个作用是溶解薄荷脑,但实际上并没有全部溶解而是浮在液体的表面,在灌封的过程中并没有将麻醉乙醚及薄荷脑灌在安瓶中。另外,麻醉乙醚挥发性较强,在配剂和灌装过程中挥发较多。因此,麻醉乙醚和薄荷脑在上述注入液中开未起应有的作用。该治疗痔瘘的注入液中麻醉乙醚在生产过程中还极易燃烧,存在着严重的生产不安全因素,故不适合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药效好、可减少疼痛、在临床上更易被患者接受且易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的治疗痔瘘的注入液及其制备方法。
该治疗痔瘘的注入液的组成为硫化钠30~120克、薄荷脑5~50克、助溶剂30~150毫升,甘油2~100克、乙醇100~800毫升利注射用水加至1000毫升。
根据上述的治疗痔瘘的注入液,其特征是所说的助溶剂为丙二醇。
一种痔瘘的注入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乙醇100~800毫升和注射用水适量配成乙醇溶液,取硫化钠30~120克溶于适量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甘油2~100克搅拌使之溶解;取适量乙醇溶液及助溶剂30~150毫升加入薄荷脑5~50克,使薄荷脑溶解;将上述二种溶液混合加乙醇溶液至1000毫升,搅拌直至澄明,测PH值、含量,合格后过滤,灌封。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由于该药中删除挥发性强的麻醉乙醚,采用外加局部麻药的方法使本治疗痔瘘的注入液在临床上更易被患者接受,使患者使用本治疗痔瘘的注入液后所产生的疼痛降低到最小或无疼痛;
2、加入助溶剂助溶薄荷脑,使薄荷脑全部溶解在该治疗痔瘘的注入液中,使该治疗痔瘘的注入液疗效更好,更稳定;
3、由于该药中删除挥发性强的麻醉乙醚,生产过程安全、更易于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该治疗痔瘘的注入液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乙醇溶液分别溶解硫化钠、薄荷脑和混合后硫化钠、薄荷脑溶液,使得该注入液可更好地发挥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治疗痔瘘的注入液的组成为硫化钠30克、薄荷脑5克、助溶剂(丙二醇或吐温-80)30ml、甘油2克、乙醇100ml和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其制备过程为:
取配剂量的乙醇和注射用水配成乙醇溶液,将硫化钠溶于适量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甘油搅拌使溶解。取适量乙醇溶液及助溶剂加入薄荷脑,使之溶解;将上述二种溶液混合加乙醇溶液至1000毫升,搅拌直至澄明,测PH值6-14、含量,再过滤,灌封。
实施例2:
该治疗痔瘘的注入液的组成为硫化钠120克、薄荷脑50克、助溶剂(丙二醇或吐温-80)150ml,甘油100克、乙醇800ml和注射用水加至1000毫升。
取配剂量的乙醇和注射用水配成乙醇溶液,将硫化钠溶于适量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甘油搅拌使溶解。取适量乙醇溶液及助溶剂加入薄荷脑,使之溶解;将上述二种溶液混合加乙醇溶液至1000毫升,搅拌直至澄明,测PH值6-14、含量,再过滤,灌封。
实施例3:
该治疗痔瘘的注入液的组成为硫化钠100克、薄荷脑30克、丙二醇120ml、甘油10克、乙醇700毫升和注射用水加至1000毫升。
其制备过程为取配剂量的乙醇和注射用水配成乙醇溶液,将硫化钠溶于适量乙醇溶液中,再加入甘油搅拌使溶解。取适量乙醇溶液及丙二醇(助溶剂)加入薄荷脑,使之溶解;将上述二种溶液混合加乙醇溶液至1000毫升,搅拌直至澄明,测PH值6-14、含量,再过滤,灌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国庆;勾大卉;陆伟民,未经冯国庆;勾大卉;陆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9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