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阴极射线管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106649.3 申请日: 2002-02-27
公开(公告)号: CN1372296A 公开(公告)日: 2002-10-02
发明(设计)人: 冈本寿一;增村哲哉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东芝
主分类号: H01J29/07 分类号: H01J29/07;H01J31/20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沈昭坤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彩色 阴极射线管
【说明书】:

本申请根据在此引用的在先申请日为2001年2月27日,申请号为2001-052062的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要求优先权的权益。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冲压成型的荫罩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背景技术

通常,成一直线型彩色阴极射线管具备具有大致成矩形的有效部的玻璃制的面板、与该玻璃面板连接的玻璃制的玻斗、连接于玻斗的小直径部分的圆筒状的玻璃制的管颈构成的真空管壳。面板的有效部内表面上形成发射蓝、绿、红光的点状或条状的三色荧光体层以及黑色的遮光层构成的荧光屏。又,真空管壳内部配置有与该荧光屏相对,具有许多电子束通孔的荫罩。又,在管颈内配置有发射三束电子束的成一直线型电子枪,同时在从管颈外围到玻斗外围的表面安装有偏转线圈。

具有上述结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电子枪发射出的三束电子束在偏转线圈产生的水平、垂直偏转磁场的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偏转,通过荫罩对荧光屏以高频率进行水平扫描,同时以低频率进行垂直扫描,以显示彩色图像。那时,从电子枪发射得出电子束以某一入射角度射在荧光屏上,在荫罩上受到与该入射角度相应的色选别。因此,三色电子束与荧光屏的蓝、绿、红各色一一对应。

在如上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荫罩具备有大约为500~2000mm左右的曲率半径,形成缓缓鼓起的形状,同时形成直径100微米左右的许多电子束通孔的大致为矩形的有效部和从该有效部边缘向大约垂直的方向往电子枪一侧延伸的裙边部。而该荫罩通过裙边部固定于荫罩框架上,该荫罩框架通过弹性支持体装卸自如地支持于突出设置于面板上的固定销(stud pin)上。

借助于此,荫罩起着进行上述色选别,同时在荧光体面的制作过程中起着荧光体面的负片的作用。通常,荫罩是用冲压成型方法对厚度为0.1~0.2mm的因瓦(invar)合金材料(铁镍合金)薄板进行加工形成所希望的形状的。

如上所述,荫罩是利用冲压成型方法制作的,但是使用的材料因瓦合金具有弹性,要获得所希望的荫罩形状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利用冲压成型方法形成荫罩时,首先把平坦的荫罩基体材料放置在冲压成型机的脱模器(knock out)和模具(die)上。然后利用毛坯支架(blank holder)和模具夹住位于荫罩基体材料的周边部的固定部将荫罩基体材料加以固定。接着利用冲头(punch)使荫罩基体材料凸出形成规定的曲面之后,使毛坯支架和模具脱离,松开荫罩基体的周边部。

接着,使脱模器和冲头向下方移动,将荫罩基体的周边部拉入冲头与模具之间的空间以使其大约弯折为直角,形成裙边部。然后拉起冲头同时使全部模具复原,取出成型的荫罩。

但是,冲压成型得到荫罩的情况下,有效部形成缓缓鼓起的形状,因此有效部与裙边部的边界线形成圆弧形状,裙边部的延伸边缘也形成圆弧形状,其长度比冲压成型之前短。因而,裙边部越是靠近延伸出的一端越是在冲压成型时产生很大的壁厚余额,在裙边部产生皱褶。

这种皱褶利用在裙边部设置从其延伸的端部延伸出的notch、也就是槽口,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减轻,但是要完全消除皱褶就必须加深槽口。但是槽口一旦加深,裙边部就从槽口断开,维持荫罩形状的维持力就会下降,搬动时或组装于荫罩框架时荫罩容易变形。

而槽口浅的情况下,不仅裙边部的皱褶增加,而且在不存在槽口的区域留下由于壁厚多余而引起的压缩应力。于是,没有产生与该压缩应力对抗的力的裙边的角落部就产生作用于使裙边部扩展的方向上的力。这种力起着压圆弧状裙边部使其恢复直线形状的作用,因此作为使有效部与裙边部的边界线的各角落向上(向荧光屏方向),使各边的中央附近向下(向电子枪方向)位移的力作用于有效部。

在荫罩有效部的各边的中央部的区域,对于上述向下的力的作用,由于刚性低,在该中央部产生向下的位移。例如43厘米(17英寸)的成一直线型彩色阴极射线管中,发生0.2mm~0.3mm的凹入。因而,荫罩的曲面偏离设计的曲面而发生位移,发生电子束着屏偏差等情况,导致色纯度劣化等情况的发生。而且荫罩有效部的凹陷引起荫罩有效部产生拐点,其结果是,荫罩有效部的张力强度下降,运送时或组装到框架上时荫罩容易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存在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吸收在荫罩成型时发生的裙边部的裙边部的壁厚的剩余,以减少荫罩曲面的变形,提供显示特性优异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6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