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中使用的电控喷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68312.4 | 申请日: | 200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8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夏胜枝;李建秋;李希浩;欧阳明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M51/08 | 分类号: | F02M5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柴油 喷射 系统 使用 喷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在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中使用的、通过电磁阀的溢流实现对喷射油量进行控制的喷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被认为是提高喷射压力、优化柴油机燃烧过程、降低排放及保持发动机良好的燃油经济性极具潜力的途径。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型式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位置控制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时间控制的脉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压力时间控制的高压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位置控制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和时间控制的脉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仍然采用传统的脉动式供油机理,由发动机曲轴直接带动凸轮轴,利用柱塞的往复运动进行脉动式供油,其燃油喷射压力受发动机转速的影响非常大,主要有以下缺点:①发动机低速时,柱塞的往复速度慢,无法建立起很高的喷射压力,使发动机的低速性能差;②喷射压力受发动机转速的影响太大,对预喷控制非常不利;③喷射定时是由柱塞泵的凸轮型线和机械提前器控制,不能根据具体工况进行任意调节;④无法实现对预喷射的控制。
高压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采用高压输油泵把柴油输入到一个公共油道,结合各种传感器,能根据发动机的各工况要求实现对共轨燃油压力、喷射时间以及预喷射的自由调节:(1).燃油喷射压力独立控制,不受发动机转速、相位的影响,可以自由调节,最高喷射压力可达200Mpa;(2).喷射压力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发动机低速运行时,喷射压力可保持很高的水平,能很好地改善发动机低速、低负荷时的综合性能;(3).喷射定时和喷射油量的控制均由电控高压共轨喷油器来实现,预喷射和主喷射、喷射定时均可根据具体发动机工况进行柔性调节,在发动机全工况范围下获得理想喷油特性曲线;(4).改善发动机全工况范围内的综合性能,还可以自由选用未来理想的DE-NOX催化器的延迟喷射系统。对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具有极大的潜力,要发挥上述潜力,喷油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而现有的机械式喷油器是无法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为高压共轨式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提供一种电控喷油器,使其不仅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类柴油发动机,安装时无需任何机械改动,而且可使喷油器内燃油的压力独立于发动机的转速,可以随时对燃油喷射进行控制,实现预喷射等理想燃油喷射曲线,喷射定时和喷油量均可柔性调节。
上述目的和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中使用的电控喷油器,主要包括喷油器上体、紧固螺套、针阀副、垫块、预紧弹簧、高压进油道及低压回油孔,其特征在于在喷油器上体内置入一个电磁控制旁通阀,在电磁阀的下面设有调压座,该调压座的上部设有两个通油小孔,其下部设有一个通油小孔;上部两小孔通过三通分别与高压进油道、针阀上端容积及电磁阀的进油道相通,下部小孔与高压进油道和针阀上端容积相通。
上述方案可根据喷油器的具体尺寸,精确计算电磁阀的尺寸及电磁作用力的大小,在不影响电磁阀动态响应性能的前提下,将电磁控制旁通阀置入喷油器上体,使其与喷油器成为一体;通过上下带有通油小孔的调压座与电磁阀相配合,并使有多路传感信号的电控单元给电磁阀通、断电,实现电磁阀的快速响应,从而实现对喷射的快速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①喷油器内燃油的压力独立于发动机的转速,始终保持很高的压力水平,可以随时对燃油喷射进行控制,可实现预喷射等理想燃油喷射曲线,喷射定时和喷油量均可柔性调节,从而可以很大幅度地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提高其动力性和经济性;②此喷油器结构简单,外形尺寸与传统喷油器的外形尺寸一致,所以,安装此喷油器无需任何机械改动,可以方便应用于各类柴油发动机,可将传统柴油发动机方便升级为先进的第三代电控发动机,并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升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用的电控喷油器的三维直观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中型柴油机为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及最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8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发生器煤气逆燃锅炉
- 下一篇:节能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