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伞具缩小体积之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1255413.8 | 申请日: | 200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88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田 |
| 主分类号: | A45B19/10 | 分类号: | A45B19/10;A45B25/02;A45B25/0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 |
| 地址: | 523657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伞具 缩小 体积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技术领域,特指用于多折伞具的伞具缩小体积之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多折伞具其内主骨4及支骨7均加工成槽形骨体,即在内主骨4及支骨7上设有凹槽。这样的内主骨4及支骨7虽然便于加工,但是内主骨4及支骨7的体积较大,当伞具收合时,内主骨4及支骨7不能很好的往伞棒3收合,从而影响伞具的其它伞骨往伞棒3收缩,同时前中主骨51与外主骨6收合时相重叠在上巢1的外侧,因而多折伞具的伞体过大,不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小伞具体积、携带更方便的伞具缩小体积之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伞具缩小体积之改良结构包括有:上巢、下巢、伞棒、内主骨、中主骨、外主骨及支骨,中主骨由前中主骨和后中主骨枢接而成,上巢固连于伞棒的一端,伞棒的另一端穿过下巢的内孔,伞棒与下巢滑动连接,在上巢的周缘枢接有若干内主骨,内主骨的另一端枢接在支骨的中部,支骨的一端枢接于下巢,另一端与前中主骨枢接,后中主骨的另一端与外主骨枢接;内主骨与支骨均为实体杆状,前中主骨与支骨配合内主骨并排收合于上巢的下方,内主骨与支骨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内主骨与支骨相连接的一端为弯曲扁状,支骨的两端枢接处及中部与内主骨枢接处均为扁平状。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内主骨与支骨均是实体杆且支骨的各枢接处均为扁平状,从而内主骨与支骨的体积均相对缩小,支骨与其它元件相连处的体积也相对缩小,伞具收合时其它伞骨也就相对往里收缩,同时前中主骨与支骨配合内主骨并排收合于上巢的下方,致使外主骨往伞棒方向收合的程度更大,因而伞具的整体体积大大缩小,使用者携带该伞具更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旧式多折伞具半收伞示意图;
附图2为旧式多折伞具完全收伞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多折伞具半收伞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主骨4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骨7的立体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多折伞具完全收伞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自动开伞伞具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自动开收伞伞具示意图。
见附图3~6,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巢1、下巢2、伞棒3、内主骨4、中主骨5、外主骨6及支骨7,中主骨5由前中主骨51和后中主骨52枢接而成,上巢1固连于伞棒3的一端,伞棒3的另一端穿过下巢2的内孔,伞棒3与下巢2滑动连接,在上巢1的周缘枢接有若干内主骨4,内主骨4的另一端枢接在支骨7的中部,支骨7的一端枢接于下巢2,另一端与前中主骨51枢接,后中主骨52的另一端与外主骨6枢接;内主骨4与支骨7均为实体杆状,内主骨4及支骨7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内主骨4与支骨7相连接的一端为弯曲扁状,支骨7的两端枢接处及其中部与内主骨4枢接处均为扁平状,并且在支骨7的各枢接处设有枢接孔;支骨7的两扁平枢接端分别插入下巢2的枢接槽及前中主骨51的枢接槽,前中主骨51与支骨7配合内主骨4并排收合于上巢1的下方。
具体实施方式:
移动下巢2使伞具收合时,支骨7在下巢2的作用下往伞棒3收合,同时支骨7也作用于内主骨4及中主骨5使它们往伞棒3收合,同样外主骨6也跟随收合;由于内主骨4与支骨7均是实体杆,内主骨4与支骨7相连接的一端为弯曲扁状,支骨7的各枢接处均为扁平状,从而内主骨4及支骨7的体积相对缩小,支骨7与其它元件相连处的体积也相对缩小,同时前中主骨51与支骨7配合内主骨4并排收合于上巢1的下方,因而后中主骨52及外主骨6往里收合的程度更大;如附图6所示多折伞具收合示意图,其伞骨的收合程度比旧式多折伞具的伞骨收合程度更大,因而伞具的整体体积大大缩小,使用者携带该伞具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其中一种多折伞具的实施例,而对于其它多折伞具,本实用新型均适用。如附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自动开伞伞具及自动开收伞伞具,当收伞时,前中主骨51与支骨7配合内主骨4并排收合于上巢1的下方,由于内主骨4与支骨7均为实体杆,因而它们相对的往伞棒3收合更多,从而伞具的后中主骨52及外主骨6往伞棒3方向收合的程度更大,伞具的整体体积大大缩小,使用者携带伞具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田,未经刘福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54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