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平面穿针复位及具备生理应力传导功能的骨外固定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51984.7 | 申请日: | 200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64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春雷 |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穿针 复位 具备 生理 应力 传导 功能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治疗人体骨折用的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多平面穿针复位及具备生理应力传导功能的骨外固定器。
背景技术
骨外固定器技术应用在国外有150年历史,现使用较广的有霍夫曼(Hoffmann)式、埃比(Ebi)式、伊利扎洛夫(I1izorov)式及AO系统的三边式等;骨外固定器技术在国内应用亦有40余年历史,特别是近10年来发展应用更是广泛,使用比较广泛的骨外固定器有孟和、李起鸿式,于仲嘉改进的SGD式等,其它也有由各地骨科医生自行设计的。但总的说来上述骨外固定器都有如下不足之处:(1)结构要么太复杂,要么太简单;结构复杂则操作烦琐,结构简单则复位调节受限,不能满足临床各类骨折固定要求。(2)不能做到真正多方向多平面穿针及复位调节,骨外固定器固定后骨折端稳定性差,容易导致骨折再移位。(3)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无遮挡的应力传导,致使骨折中后期骨痂生长速度及质量均受影响,再骨折危险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骨外固定器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多方向多平面穿针且可调节骨折最佳固定状态的“开放”式结构的骨外固定器,它可满足临床各类骨折的固定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多平面穿针复位及具备生理应力传导功能的骨外固定器,它由主臂1、2或更多主臂3、4等,连接臂5,固定块8,固定螺丝6,穿针螺丝7以及钢针9组成。固定螺丝6固定主臂1和连接臂5以及固定固定块8在主臂1、2上,螺丝7固定钢针9在固定块8上,螺丝11固定主臂2和连接臂5,主臂1为中空的条状结构,便于固定块8在空槽内移动;主臂2为“L”型,一端有圆孔,另一端为中空的条状或近条状结构,该圆孔与螺丝相匹配;固定块8及连接臂5均为一端有圆孔,一端中空的条状结构。螺丝6、7、11的轴内径、圆孔内径以及中空槽内径均互相匹配。主臂1、2上的固定块8一般为二个以上,同时固定块8上均穿钢针9,这样可在骨折早期形成一个坚强的稳定固定系统;对于复杂的骨折如:多段骨折、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跨关节固定的近关节型骨折、关节型骨折等,可将连接臂5增至数个并分别连接三个以上主臂,同时通过连接块13、螺丝6全封闭连接固定块8或连接臂5,连接块13可为主臂1;为限制主臂1在连接臂5上的滑动,连接臂5边缘;起“筋”形成槽12,主臂1、2为条状中空便于稳定固定块8及螺丝6,并利于其滑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骨外固定器可以根据骨折类型、部位、皮肤条件任意选择穿针点,可先穿针后复位再调节。因为公知的是钢针穿入点及角度可选择的范围越大,则对穿针的要求(即精确度)越低,同样骨折的移位越大,变化越复杂亦要求穿针的调节范围越大;因此穿针的多方向多平面(可在主臂的上方,可也在主臂的下方)调节功能,是降低穿针技术要求,矫正各种骨折移位及简化复位调整过程的基础。(2)本骨外固定器骨折早期可作稳定固定,而骨折后期可呈“弹性”固定状态,符合当前的骨折愈合理论,而且还具有促进骨痂生长及改建骨痂质量的作用。钢针9是钻入骨头内固定骨头的,固定块8是连接及固定钢针9于主臂1、2上的,因此,当所有螺丝都一一拧紧后,主臂1、2—连接臂3—固定块4—钢针—骨头牢固成为一个整体;而在骨折后期骨头处于愈合进程,则螺丝松动后,主臂1可沿连接臂5的槽12相对滑动,主臂2以螺丝11为轴与连接臂5相对转动。因此“带动”骨折上下段亦可相对挤压或转动,从而使来自骨折上下段的生理应力可上下传导。(3)本骨外固定器是一种“开放”式结构,可组合成单边超长,跨关节使用或呈双边、半环、全环式三边形、四边形的平面或立体使用,对各类复杂骨折及特殊的肢体躯体固定要求均可从容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臂1、2及连接臂3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骨折的模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常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边超长跨关节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理复杂骨折、复杂条件下使用的结构示意图举例;
在图中1、2、3、4均表示主臂,5表示连接臂,6表示全部仅取固定作用的螺丝,7表示带穿针孔的螺丝、8表示固定块、9表示钢针、10表示连接块、11表示可作为轴相对转动的螺丝、12表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春雷,未经杨春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1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