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容器可视液位线成型模头无效
| 申请号: | 01244707.2 | 申请日: | 2001-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5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5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容器 可视 液位线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塑料容器可视液位线成型模头,其作用是使吹胀成型后的塑料容器上带有透明可视液位线,属于塑料吹塑成型机上的与模具相配的专用模头。
周知,在塑料吹塑成型机上吹胀成型的塑料容器,由于所选用的原料色泽不同,颜色便各异,而且所生产出的容器大都是不透明的,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少情况下往往需要看清容器内的液位,以利控制和掌握用量。为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在模头内芯与模头下体之间的空腔内并位于透明料引入管道孔之上方设置一个导流装置,而导流装置实质上仅为一导流块,将导流块直接固设在模头内芯上,并保证其与与模头下体之间不出现间隙。这样,当由进料口引入的不透明料依序经分流梭进入料腔,并进而流经模头下体与模头内芯之间的通道时,由于导流块的导流,便产生一条狭长的导流通道,此时,由位于导流块下方的透明料进液管道引入透明料,透明料便镶入所述的狭长的导流通道,并随不透明料一同经芯套与滑动套之间的间隙通道流出,形成管状型坯,并最终进入模头下方的塑料容器模具内,并同时由吹气接头引入压缩空气将料吹胀成型。这样成型后的容器上虽然带有透明液位线,但该透明液位线的可透明度是较低的,甚至是十分模糊的。其原因是,因导流块是固设在模头内芯上,而当透明料冲入时,其产生的压力会使模头内芯发生偏移,导致导流块与模头下体之间出现间隙,不透明料便会由该间隙流入与透明料相混,最终使可视液位线变得十分模糊。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使透明液位线清晰的塑料容器可视液位线成型模头。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塑料容器可视液位线成型模头,包括一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分流圈内、外环11、12、连接块10、分流块20、透明料管孔19,分流圈内环11位于分流圈外环12内,分别由连接块10和分流块20连接,藉由连接块10和分流块20的连接,使分流圈内环11与分流圈外环12两者相连结,分流圈内环11套设在模头内芯26上,分流圈外环12位于模头下体7的分流圈空腔8内,并由压环14承托,透明料管孔19开设在分流块20内,其与透明料接头23的透明料管道22相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能使透明液位线清晰地在成型后的塑料容器上显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容器可视液位线成型模头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10的截面形状呈菱形,这样不会因连接块10而阻隔主原料的通道,从而可避免主原料流经其时在其下方形成狭长的导流通道。而只有当主原料流经分流块20处时,才能在其下方形成一条狭长的导流通道,以利其上的透明料管孔19进入的透明料镶入所述的狭长的导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圈外环口12上具有一对调整座13,而在模头下体7上设有一对螺孔25,螺孔25内配设一对调整螺钉24,一对调整螺钉24贯入模头下体7的分流圈空腔8,并对应于一对调整座13。当分流圈外环12连同分流圈内环11由压环14通过若干螺钉18旋入螺孔9而处于模头下体7的分流圈空腔8内时,一旦出现所成型容器上的可视液位线不处于所要求的位置时,则可通过一对调整螺钉24的相互作用对调整座13予以调整,使所成型容器上的可视液位线处于所需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装配的,将带主原料接头1并由进料口2与其相通的模头上体28用若干螺栓30与模头下体7螺固,并使分流梭3、导流头5以及模头内芯26分别位于模头上体28和模头下体7的容腔内,导流头5内壁与分流梭3之外壁与模头上、下体28、7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料腔4、6,并在模头下体7之上侧部接续一喷气接头27,用于引入压缩空气。在模头下体7之下侧部接续透明料接头23,透明料接头23内开设透明料管道22。将连结后的分流圈内、外环11、12置于分流圈空腔8内,用压环14通过螺钉18旋入模头下体7的螺孔9,从而使分流圈内、外环11、12承托于分流圈空腔8内,并使分流块20上的透明料管孔19与透明料管道22相对应,以使透明料管道22引入的透明料进入透明料管孔19,进而由与透明料管孔19相通的流道21流出。将芯套15套置于模头内芯26的下部,并由固定螺钉16旋固。将滑动套29与调整套17相固。调整套17、模头内芯26分别与位于本实用新型下方的模具的模套、模芯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体现工作的,由主原料接头1将料经进料口2引入模头上体28的容腔,由分流梭3分流后经料腔4、6,进而汇流经分流圈内、外环11、12之间的通道,此时因分流块20的作用,使流动着的主原料在其下部形成一狭长的空穴通道。此时,由于透明料管道22将透明料引入透明料管孔19,并继而由流道21流出,以填补也即镶入狭长的空穴通道。使顺利向下流动的主原料之间镶入一束透明料,并一同流经滑动套29与芯套15之间的缝隙继而流至位于本实用新型下方的与调整套17、模头内芯26分别相连接的模具的模套、模芯之间,并最终在出口处形成型坯,通过吹气装置的喷气接头27吹入空气,将位于塑料容器模具内的型坯吹胀成型,最终形成具有可视液位线的塑料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同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