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燃气灶具用多孔陶瓷片无效
| 申请号: | 01240608.2 | 申请日: | 2001-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雄;王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万邦燃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D14/14 | 分类号: | F23D14/14;F23D14/82;F24C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新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庆西 |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燃气灶具 多孔 陶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燃烧器的改进,尤其是对家用红外线燃气灶具中多孔陶瓷片的改进。
实践证明,家用红外线燃气灶具比传统的大气式灶具具有节能、不熏锅、不易被风吹灭等明显的优点,所以其面世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以往的家用红外线燃气灶具有以下缺陷:1、易回火;2、烟气中CO含量常偏高并难以控制。要解决易回火的问题一般的方法是减小单个火孔的面积。但是减小单个火孔的面积又可能导致烟气中CO含量升高;要降低烟气中CO含量,就要想办法增大一次空气系数,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增大多孔陶瓷片的开孔率或增大单个火孔的面积,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要再增大多孔陶瓷片的开孔率是很困难的,而增大单个火孔的面积又导致回火的可能性增大,所以,要同时解决易回火和烟气中CO含量常偏高并难以控制的问题一直是家用红外线燃气灶具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
在过去的家用红外线燃气灶具中,曾经大都采用圆形火孔的多孔陶瓷片,后来出现了方形火孔(如:ZL89202093.8号专利)、六角形火孔(如:ZL96237493.8号专利)和正三角形火孔(如:ZL97240119.9号专利)。根据气体燃料的燃烧原理,火孔的面积不能都成为有效的燃烧面积,由于火孔壁的冷却作用,实际上的有效燃烧面积,是形状接近火孔的内接圆,而直径又比火孔的内接圆稍小的部分,理论与实验都充分证明了:减小单个火孔的有效燃烧面积,是减小家用红外线燃气灶具回火倾向的有效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多孔陶瓷片火孔的形状,使该形状的火孔,既能克服回火现象,又能降低燃烧时烟气中CO含量。
本实用新型按如下方式实现:一种多孔陶瓷片,用硬质耐高温陶瓷材料制造,其火孔(1)的形状由原来的圆形、方形、六角形、正三角形变成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等非正三角形。在开孔率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等非正三角形火孔,与原来的圆形、方形、六角形、正三角形火孔相比,当单个火孔面积相同时,内接圆尺寸更小,从而增强了抗回火能力;当火孔内接圆尺寸相同(即抗回火能力相同)时,单个火孔面积更大,从而增强了一次空气的引射能力,使燃烧时烟气中CO含量降低。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等非正三角形火孔,并选取适当的火孔尺寸,使灶具更有效地克服回火现象,同时又降低燃烧时烟气中CO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内接园较小的非正三角形火孔,从而增强了一次空气的引射能力。因此,可明显降低燃烧时烟气中CO的含量和增强抗回火能力。
以下结合对附图的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和主视图。
实施例1:
一种用硬质耐高温陶瓷材料制造的多孔陶瓷片,其直径为145毫米,厚度为10毫米,孔火(1)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实施例2:
基本同实施例1,只是其火孔(1)的形状为钝角三角形。
实施例3:
基本同实施例1或2,只是其火孔(1)的形状为不等边的锐角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万邦燃具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万邦燃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0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车机分叉漏斗
- 下一篇:井下定压开启式恒流量配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