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控多路换向阀无效
| 申请号: | 01236791.5 | 申请日: | 200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6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才;杨英根;刘长全;凤文成;董立队;程贵勤;李加祥;孙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程机械厂;青州液压件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威平 |
| 地址: | 2625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控多路 换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液压阀,确切地说是用于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新型液控多路换向阀。
目前,国内外中、大吨位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一般采用先导控制液压系统,由工作泵来油与转向液压系统转向放大阀来油合流供给液控多路换向阀。在目前现有技术中,液控多路换向阀的浮动功能是由插装在先导阀下降侧,用来控制插装在举升缸活塞杆腔与回油油道之间的逻辑阀实现的,并需要外接先导卸荷管路,结构复杂,成本高。
在现有技术中所应用的溢流切断阀如图5所示,图5是该切断阀的剖面图。由于该切断阀是利用工作泵部分液压油的溢流并在卸荷阀芯的上部建立的背压来控制卸荷阀芯卸荷,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作业工况非常恶劣,系统压力变化频繁,同时溢流装置采用的是直动式溢流阀,启闭性能较差,因此液压系统切断稳定性差。该切断阀是在系统高压时切断转向系统来油,所以由于溢流会引起整个液压系统发热,使整个液压系统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改进的液控多路换向阀,提高整个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并降低液控多路阀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叠加在液控多路换向阀主阀体的切断阀体内有机地集成了切断卸荷阀、单向阀及等值后控切断控制阀三个功能元件构成切断阀,实现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工作。当液压系统低压工作时,自转向系统优先阀来油经切断阀与工作泵合流,实现工作液压系统大流量工作,当作业压力处于高压时,切断阀控制转向系统的优先阀来油切断而卸荷。将原三位六通液控多路阀动臂联增加一个浮动位置,构成动臂联为四位六通阀,实现液控多路换向阀的浮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只需在原有液控多路阀上叠加一个切断阀块[14],并在动臂阀杆下降侧如图4所示增加一个浮动位置E,将原动臂联三位六通阀改为四位六通阀,结构简单。
当装载机作业时,系统压力低于设定压力,切断泄荷阀由等值后控切断控制阀控制,将转向液压系统的优先阀来油与工作泵来油合流一起作用于作业,实现低压大流量工作,提高作业效率。当作业压力高于设定压力时,等值后控切断阀将转向液压系统的优先阀来油卸荷,实现高压小流量工作,提高了液压系统效率,降低液压系统功率损失。由于采用等值后控切断控制阀,只要高于设定压力,优先阀来油就完全被切断,系统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极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控多路换向阀的外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控多路换向阀的切断阀局部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控多路换向阀的切断阀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的F-F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新型液控多路换向阀的切断阀是在切断阀[15]阀体[1]内有机集成了切断卸荷阀、单向阀和等值后控切断控制阀三个功能元件。其一,由卸荷阀芯[2]、弹簧[3]及柱塞[4]构成,卸荷阀芯[2]与阀体[1]采用锥阀式结构,卸荷阀芯[2]同阀体[1]间为间隙配合,柱塞[4]与卸荷阀芯[2]间为间隙配合。油道a与转向流量控制阀的优先阀来油相通。油道a经卸荷阀芯[2]上阻尼孔m、柱塞[4]的阻尼孔u与柱塞[4]和卸荷阀芯[2]形成的油腔c相通。油腔c经柱塞[4]右端的阻尼孔q与柱塞[4]右端的密封油腔d相通。油道c经阻尼孔u、阻尼孔n与b油道相同。其二,由单向阀芯[5]、弹簧[6]构成单向阀,单向阀芯[5]上的孔r与工作泵进油道P1相通。其三,螺母[7]、调压丝杆[8]、弹簧[9]、阀芯[10]、阀体[11]、顶杆[12]、柱塞[13]及柱塞座[14]构成等值后控切断控制阀,阀体[11]与顶杆[12]间的相对运动为直线运动,并采用间隙配合,螺母[7]、调压丝杆[8]和弹簧[9]构成微调机构,可以调整卸荷压力。阀体[11]上的孔g与切断阀体[1]内的回油相通,阀体[11]上的孔y经内部油道与油道b相通。柱塞座[14]的孔x经阀体[11]内部油道PI相通。图[3]为静态时切断阀剖面图。
该实用新型液控多路阀的切断阀工作情况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程机械厂;青州液压件厂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工程机械厂;青州液压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67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