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小麦为原料生产味精及其他氨基酸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123480.6 | 申请日: | 200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8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君;任玉州;潘守前;袁启发;解超平;赵二红;栾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3/04 | 分类号: | C12P13/04;A23L1/2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汇泽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军 |
| 地址: | 4662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原料 生产 味精 其他 氨基酸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小麦为原料生产味精及其他氨基酸的方法,为味精及其他氨基酸生产开辟了新的原料来源。
目前发酵法生产味精及其他氨基酸的原料主要有玉米、大米等。
近几年随着玉米、大米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致使利用玉米、大米为原材生产味精及其他氨基酸的成本不断提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亏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味精及其他氨基酸生产方法,即利用小麦作原料生产味精及其他氨基酸。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经过以下步骤:
1、小麦制成小麦淀粉乳:
(1)净化小麦;
(2)破碎;
(3)分离谷朊粉得到小麦淀粉乳。
2、小麦淀粉乳制成葡萄糖液:
(1)调浆:加碱调PH至5.5---6.2之间后,加入0.1---0.5%氯化钙、0.5---1.0‰的淀粉酶和0.05---0.3‰的除粘酶(相对于商品淀粉);
(2)液化:一次喷射液化温度95---105℃,二次喷射液化温度125---135℃;
(3)糖化:调PH值至4.1---4.4,糖化温度60±1℃,加糖化酶和助滤酶,加入量分别为0.8---1.5‰和0.1---0.4‰;
(4)过滤得到合格的葡萄糖液。
3、用此葡萄糖液进行微生物发酵:
用此葡萄糖液,另加入适量的K、P、Mg、生物素进行谷氨酸发酵,采用高生物素进行发酵工艺控制,生物素含量大于10μg/L。
4、提取:采用冷冻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
5、精制:
(1)加碱中和,调PH至6.0---6.4;
(2)脱色;
(3)浓缩结晶,温度为70--80℃;
(4)分离。
6、烘干包装得到成品。
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如附图所示。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味精及其他氨基酸的生产,现以味精生产为例,用小麦作原料每生产一吨味精的成本比用玉米作原料生产一吨味精的成本低2167.08元。按全国年产味精60万吨计算,若全部采用本技术,每年可多创经济效益13亿元以上。另外,用小麦做原料生产味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比用玉米、大米等要少得多,环境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下方面:
1.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2.经济及环境效益显著。
下面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为一种用小麦做原料生产味精的方法,该方法经过以下步骤:
1、小麦制成小麦淀粉乳:
(1)净化小麦;
(2)破碎;
(3)分离谷朊粉得到小麦淀粉乳。
2、小麦淀粉乳制成葡萄糖液:
(1)调浆:加碱调PH至5.8之后,加入0.3%氯化钙、0.6‰的淀粉酶和0.15‰的除粘酶(相对于商品淀粉);
(2)液化:一次喷射液化温度105℃,二次喷射液化温度125℃;
(3)糖化:调PH值至4.3,糖化温度60±1℃,加糖化酶和助滤酶,加入量分别为1.0‰和0.2‰;
(4)过滤得到合格的葡萄糖液。
3、用此葡萄糖液进行微生物发酵:
用此葡萄糖液,另加入适量的K、P、Mg、生物素进行谷氨酸发酵,采用高生物素进行发酵工艺控制,生物素含量大于10μg/L。
4、提取:采用冷冻等电点法提取谷氨酸。
5、精制:
(1)加碱中和,调PH至6.2;
(2)脱色;
(3)浓缩结晶,温度为73℃;
(4)分离。
6、烘干包装得到成品味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3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商店设立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存储阵列的保护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