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发生器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1118489.2 | 申请日: | 2001-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白豪;詹儒和;郭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热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5/00 | 分类号: | F25B35/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陈红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吸收 扩散 冷冻 装置 发生器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发生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热传导套筒,以便减小内、外管间的热阻,进而降低汽泡激活温度的创新结构。
一般氨吸收式冷冻循环与压缩式冷冻循环的不同点在于其完成压缩的方式的不同,即于吸收式冷冻循环中,其低压氨蒸汽被水所吸收后,而以液压泵将此液体溶液泵至高压。如图1所示,其为氨吸收式冷冻循环的动作流程图,首先低压氨蒸汽离开蒸发器后而进入吸收器,且于其内被稀氨水溶液吸收,此过程是在温度略高于外界温度下进行,故其中必定有热传至外界;再者,将所得的浓氨水溶液用泵经过一热交换器,而泵至保持于高压高温下的发生器中,由此,于该发生器内的高温热源的传入热量,而使氨蒸汽由浓氨水溶液被蒸发出来,且流至凝结器中凝结形成液态氨,并进入蒸发器,另外由该发生器所产生的稀氨水溶液则经过热交换器再回到吸收器中,以完成一吸收式冷冻循环。
另外,在冷冻循环系统中,为了防止能量损失所造成的浪费,常会有各式管路的设计,如双套管(或二重管)的设计等,且该双套管是可应用于发生器的加热区,以便具有较完整的热交换;但是,该双套管的内管是为浓氨水熔液管,即因热传需通过外管而间接加热内管,因此,如果想使内管的浓氨水溶液发生汽、液分离时,势必需加热至相当高温以致激活汽泡的发生;因此,该发生器需提供相当大的外来能量借以产生高温,其不仅增加整体的耗电量,且于设计应用方面也受到限制(例如无法采用一般可产生中、低温度的燃料电池及一般废热,所以也无法实施于小型的冰箱等);可见,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存在缺陷,而亟待加以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发生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发生器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有一加热装置、一位于该加热装置的双套管及一设于该双套管的内、外管间的热传导套筒;其具有完整的热交换,且可减少内、外管间的热阻,进而降低发生器的汽泡激活温度。
所述的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发生器结构,其中该双套管的内管是为浓氨水溶液管,而外管则为稀氨水溶液管。
所述的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发生器结构,其中该热传导套筒表面可开设有复数沟槽。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发生器结构,其包括有一加热装置、一位于该加热装置的双套管及一设于该双套管的内、外管间的热传导套筒,其中,该双套管的内管是为浓氨水溶洒管,而外管则为稀氨水溶液管,且该热传导套筒表面是开设有复数沟槽,以利于外管的稀氨水溶液通过;据此,通过加热该双套管,即可具有较完整的热交换,且利用该热传导套筒予以减少内、外管间的热阻,进而降低发生器的汽泡激活温度。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所示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为一般氨吸收式冷冻循环的动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发生器结构的实施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发生器结构的侧面剖面图;
图4为图3的B-B部分的断面剖视图;
图5为图3的C-C部分的断面剖视图。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使用于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的发生器结构,其中,该吸收扩散式冷冻装置(如图2所示)是包括一浓氨水溶液槽1、一发生器2、一汽液分离装置3、一凝结器4、一蒸发器(图略)、一吸收器5,以及必要的管路6与控制装置(图略)等构件所组成。
该冷冻装置是以氨作为冷媒剂,且按氨水的浓度可区分为浓氨水溶液及稀氨水溶液,该冷冻装置的冷却动作说明如下:首先,自该浓氨水溶液槽1流出的浓氨水溶液70通过该发生器2而予以加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以便使该浓氨水溶液70开始汽化而产生汽泡,并分离出稀氨水溶液71及氨蒸汽72;其中,该氨蒸汽72则进入该凝结器4而予以冷凝,以便使该氨蒸汽72凝结出氨液体73,而后该氨液体73即进入该蒸发器(图略),而使该氨液体73被蒸发成氨气(图略),且该氨气(图略)是与自该吸收器5流出的氢气(图略)混合,以便形成混合氨气与氢气74而流回至该浓氨水溶液槽1。
另外,上述发生器2所分离的稀氨水溶液71是进入该吸收器5,该吸收器5的稀氨水溶液71是可与通过该吸收器5的混合氨气与氢气74相互吸收作用,以便使该稀氨水溶液71被吸收渐成浓氨水溶液70而流回该浓氨水溶液槽1,另通过该吸收器5的混合氨气与氢气74也被吸收渐成氢气(图略)而进入该蒸发器(图略),借以完成一冷冻循环的动作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热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热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8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脚架
- 下一篇:汉字笔画直接输入法及其键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