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烫烧伤等皮肤创伤的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01107795.6 | 申请日: | 2001-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世君;姜传金 |
| 主分类号: | A61K35/12 | 分类号: | A61K35/12;A61P17/02;//;31045;31422;3163)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振勤 |
| 地址: | 2516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烧伤 皮肤 创伤 药物 | ||
本发明属于药物配制品,特别是涉及治疗外伤的药物。
烧、烫伤等皮肤外伤虽不是疑难病症,但由于烧、烫伤的皮肤总保持油湿状态,具有粘附性,因此极易受到感染,并且治疗时间较长,对于大面积(人体皮肤总面积20-40%)的烧、烫伤,利用现有的药品和治疗方法,一般仍需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治愈,但其往往留有较明显的疤痕,严重的需要后期手术或/和植皮。而目前大量使用的治疗烧、烫伤的药品,大多数为乳剂型,不但生产方法复杂,而且治疗用途单一,而乳剂更难以保持创面的干燥以控制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配用其它如消炎或抗菌素等内服或输液治疗,使外伤的治疗过场复杂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快、成本低、原料易得的治疗烫烧伤等皮肤创伤的药物,它克服了外伤内治和一病多药的缺陷,在治疗过程中能吸收外伤溃烂创面的水分,创面无疤痕、无毒副作用,可有效减轻伤者的灼痛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改现有皮肤外伤外用药均为中药配制,用部分西药之所长代替中药,由几种中西药配制组合,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新用途的药品,它具有疗程短(速度快5-9天),适用于治疗烧伤、烫伤、中耳炎、口疮、黄水疮及机械性创伤,用途广泛。
本发明的配方按重量份如下:
呋喃唑酮(痢特灵片) 1-10份
牛黄 2-20份
结晶磺胺 50-200份
冰片 10-50份
优选的配方按重量份如下:
呋喃唑酮(痢特灵片) 1-3份
牛黄 2-10份
结晶磺胺 50-150份
冰片 10-50份
最佳的配方按重量份如下:
呋喃唑酮(痢特灵片) 1份
牛黄 3份
结晶磺胺 60份
冰片 15份
其中:
呋喃唑酮(痢特灵):无臭,初无味后微苦;抗菌药物。
结晶磺胺(对氨基苯磺酰胺):无臭,味初苦后微甜;能抑制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
牛黄:味苦、甘,性凉;解热、解毒。
冰片:味辛、苦,性凉;通窍散热,消肿止痛、去腐生新,能抑制绿色链球菌。
本发明药物是用以上四种药品混合并粉碎制成的粉末。使用时将药粉撒在创伤面即可。
本发明药物,它具有的优点是:有明显的止痛效果,使用后能迅速减轻伤者的灼痛感,而且使用方便,用药简单,真正达到外伤外治。他利用各种药物的长处,制成具有多治疗用途的药物,原来的各种中西药单独使用,均不具备治疗烧伤、中耳炎等病症。因为烧、烫伤的皮肤具有粘附性,从而可使粉末状的本发明极易粘附在受伤皮肤的表面并吸收水分,使烧、烫伤的皮肤保持干燥,从而不易感染,而吸收水分后的药品的有效成分更易被皮肤吸收,连续使用本发明药粉能是因烧、烫伤变凹的皮肤逐渐恢复平整,不会留下明显的凹凸疤痕,无副作用,并能大大缩短烧、烫伤的治疗期限。对于大面积的严重烧、烫伤仍可在8-10天内痊愈。该药品的生产工艺简单,可降低成本。
本发明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实施例1
分别将呋喃唑酮1片(0.1克/片)、牛黄0.2克、结晶磺胺6克、冰片1克,混合后粉碎,过筛,制成细粉。使用时将本发明粉末药物撒在烫伤处,一日1次,无需沙布等包扎。3-5日见效,7-10日痊愈。
实施例2
分别将呋喃唑酮2克、结晶磺胺80克、牛黄5克、冰片25克,混合后粉碎,过筛,制成细粉。使用时将本发明粉末药物撒在大面积热水烫伤处,一日1次,无需沙布等包扎。3-5日见效,7-10日痊愈。
实施例3
分别将呋喃唑酮1克、牛黄1克、结晶磺胺50克、冰片5克,混合后粉碎,过筛,制成细粉。使用时将本发明粉末药物撒在创伤处,一日1次,无需沙布等包扎。3-5日见效,7-10日痊愈。
实施例4
分别将呋喃唑酮0.1克、牛黄1克、结晶磺胺10克、冰片2克,混合后粉碎,过筛,制成细粉。使用时将本发明粉末药物撒在中耳炎的创伤处,两日上药1次,3-5日见效,7-10日痊愈。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世君;姜传金,未经孙世君;姜传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渣保温覆盖剂
- 下一篇:人肽转运蛋白编码序列、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