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去作为病毒灭活剂的有机溶剂和/或去污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01104343.1 | 申请日: | 2001-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邹方霖;王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夸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7/02 | 分类号: | C12N7/02;C12N7/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去 作为 病毒 灭活剂 有机溶剂 去污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水溶液中除去作为病毒灭活剂的有机溶剂和/或去污剂的方法。
有机溶剂(通常简称S)以及有机溶剂与去污剂(通常简称D)的混合物(通常简称S/D),被混于水溶液中而赋予特殊的工业用处。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有机溶剂(例如TNbp)或有机溶剂/去污剂混合物(例如TNbp/Tween 80)被用做水溶液的病毒灭活剂。这些物质在完成它们的特定作用后(例如灭活病毒),通常须将其从水溶液中除去。目前已经报道的除S和S/D病毒灭活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植物油萃取法:欧洲专利0239859(1987)公开了一种用植物油萃取S/D病毒灭活剂的方法,其中植物油被加入到含有S/D剂的水溶液中,搅拌混匀,类脂物质进入油相(静置位于水溶液相的上层),两相通过静置或离心方法来分离。然而,该分离方法对去污剂(例如Tween 80)效果不佳。即使对有机溶剂,也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萃取才能把含量降至可以接受的低水平。例如,对原始浓度为1%的TNbp,须前后进行20%、10%、和5%的三次植物油萃取,方可将其含量降至≤10ppm的水平。
2)尺寸层析法:该方法是基于S或S/D剂分子与水溶液中其它分子的动力学尺寸差异,并由此将S/D剂分子分离出来(B.Horowitz,M.E.Wiebe,A.Lippin和M.H.Stry Ker,Transfusion,25(1985)516)。然而,该方法仅当制备目标分子与S/D分子有明显的层析尺寸差异时才是有效的,因而应用范围大为限制。
3)C18反相层析法:该方法是目前通用的方法之一(B.Horowitz,R.Bonomo,A.M.Prince等人,Blood,F9(1992)826)主要是利用接枝于硅胶粒子上的C18链与水溶液中的S/D剂的亲和作用,将S/D剂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然而,该方法需要层析装置,投资较大,且载体的价格较高,不很经济。
4)亲油层析法:该方法利用一种称之为SDR-HyperD的层析载体来除S/D剂。HyperD以硅胶粒子为骨架材料,以硅胶表面及附着于硅胶粒子上的三维交联的丙烯酸聚合物为亲油介质(L.Gueffier等人,J.Chromatogr 664(1995)119)。但是同C18层析法一样,该方法需要层析装置,且载体的价格较高,不很经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简单、效率高的去S/D剂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从水溶液中通过吸附去除有机溶剂和/或去污剂的方法,其中使用含活性炭固相物作为吸附剂来进行吸附。该活性炭固相物是指含有活性炭粉和/或活性炭纤维作为活性物质的固体材料。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可被去除的有机溶剂包括TNbp,而去污剂包括Tween类去污剂和Triton类去污剂。
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水溶液中有机溶剂和/或去污剂的去除,该水溶液例如是注射用水溶液。而注射用水溶液包括但不限于中药注射液、血浆及血浆制品、基因工程制品及其它生物制品。
在我们申请的另一项题目为“作为新型解吸剂的表面活性剂及其活性炭解吸方法”的专利申请(2000年12月26日申请,申请号为00120625.7)中,我们发现表面活性剂具有对某些文献已报道的活性炭吸附物质(例如亚甲基蓝)解吸的作用,这一发明的更深入的研究使我们发现活性炭本身对某些去污剂(D)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同时,我们更惊奇地发现,活性炭对于通常用于病毒灭活处理的有机溶剂(S)、有机溶剂/去污剂混合物(S/D)均有强的吸附作用,可用于病毒灭活后这些物质的去除。
对S、D及S/D剂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材料,据我们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粉、活性炭纤维及含有活性炭粉或活性炭纤维的混合物,例如活性炭/硅藻土混合物、活性炭滤板等。
已经研究的可吸附于活性炭材料表面的有机溶剂(S)为水溶液病毒灭活中通用的TNbp。
已经研究的可吸附于活性炭材料表面的去污剂(D)为水溶液病毒灭活中通用的吐温-80(Tween-80)、Triton X45及Triton X100。
已经研究的可吸附于活性炭材料表面上的S/D系统为水溶液病毒灭活中通用的TNbp/Tween-80、TNbp/Triton X45以及TNbp/Triton X100。S及D的浓度范围为0.3%~2.5%。
活性炭材料对S、D及S/D的吸附,可以在温度为-10℃至40℃、pH为3.5~10.0的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夸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夸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作微型刀具与立体微结构的方法
- 下一篇:加热器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