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流冷凝式除尘器及其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01103982.5 | 申请日: | 2001-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2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启山 |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5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冷凝 除尘器 及其 技术 | ||
本发明属于环保方面用的一种除尘器及其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导流冷凝式除尘器及其技术,属于加工技术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对炉窑大气污染进行净化处理,所采用的湿式脱硫除尘器及其技术,如麻石除尘器等产品,由于在混流方面不能做到均匀混流和在分离方面又不能做到使水蒸气与空气快速分离,故此,在水量较小时,往往会出现拖浮部分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超标排放,则在水量较大时,又容易出现引风机带水,其运行及不稳定、效率低、维修费用高,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冷凝式除尘器及其技术,主要是在除尘器本体的下方,通过本体由烟道隔板和导流管及内壁组合成一个导管式混流装置,从而不用循环水泵和喷头可实现除尘器的混流作用,另外,在除尘器本体上方设置有由沉降室和旋风式吸入器组成的旋风吸入式冷凝净化器,从中通过旋风式吸入器将大量的冷空气吸入沉降室内与烟气混合,使包容有烟尘的水蒸气得到冷凝后结成液滴在离心运动中与空气迅速分离,即巧妙的通过冷凝实现其净化空气的目的,从而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提高除尘器的脱硫除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流冷凝式除尘器及其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的:在除尘器本体上方设置有旋风吸入式冷凝净化器,其中,在净化器底部中孔板的上面靠近中孔的边缘垂直的固定有若干个离心叶片,在离心叶片上面固定有分流板,而靠近中孔板的外边缘垂直的固定有若干个百叶片,在百叶片的上面固定有截流板,在截流板上面向下安装有排流管,为达到能够吸入周围空气的目的使离心叶片的导向与百叶片的导向相反,为使分离物与排放物分道而行在中孔板的一侧制有孔可向下排水,即由中孔板、离心叶片、百叶片、截流板、分流板的相互组合构成一个旋风式吸入器。在吸入器的上方,由排气管道、防腐衬板、金属包角组合成一个沉降室,又使沉降室和吸入器组合起来而构成旋风吸入式冷凝净化器。在净化器的下方,通过法兰利用螺栓联接的除尘器本体,在其底部的烟道管处利用外壁设置有烟道封板和烟道隔板,将若干个在水平方向上两侧开口的导流管由逾流池或集尘水箱的水域与烟道隔板联接,其中使导流管的进水口端通过螺栓或焊接或砌筑固定在逾流池或集尘水箱的内壁上,对另一端通过封板堵死,即通过本体由烟道隔板和导流管及内壁相互组成一个导管式混流装置。另外,在本体内对应净化器上的排水孔设置有排流管。
在使用时,使除尘器本体的烟道管与输送烟气管道联接,在逾流池或集尘水箱内输入适量的水。在运行时,当烟气由烟道向下冲击绕过烟道隔板向上喷发使其接触的水面受压后下降与烟道隔板构成空隙时,导流管将逾流池或集尘水箱内的水,随时引入本体内从两侧开口流出与烟气进行较为细腻的混流,从而不需要使用循环水泵和喷头就可以实现烟气与水流的混流作用;经混流向上喷发的水尘混合物,通过中孔板受分流板的作用又受离心叶片夹缝的导向作用形成离心运动,而在离心叶片与百叶片之间旋转上升,从中使被分离物与空气进行初步分离,由于在离心叶片外围设置百叶片夹缝的导向与其相反,烟气在两者之间高速旋转上升形成的冲击力使烟气本身无法从百叶片的夹缝中逃离,相反由于旋转上升的烟气通过百叶片夹缝对周围的冷空气产生的射流作用将其吸入沉降室内,被吸入大量的冷空气与包容有烟尘的水蒸气混合,使之冷凝结成液滴后随旋转上升空气的离心运动会很快与空气分离而落在截流板上,又经排流管流入中孔板上由本体排流管返回逾流池或集尘水箱,而经过分离净化后的空气受除尘器本体的内压作用,在沉降室内继续上升由排气管道排放。
即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产品结构和技术方法,可以从根本上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提高除尘器的脱硫除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结构和其技术方法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1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启山,未经李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3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电线路便拆式连接的传导性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