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气管无效
| 申请号: | 00813851.6 | 申请日: | 2000-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庆彦;中村达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水庆彦;达比古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管的人工气管,特别是作为胸腔内气管的代用气管的人工气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对颈部和胸部各脏器的恶性肿瘤的手术技术为主,随着麻醉管理或术后管理的发展,必须重建气管或气管分枝部的机会逐步增加。
临床上最可靠的重建法是所谓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的直接吻合法,但其重建范围必然有限,另外即使在允许的范围内,有时也需要高度的吻合技术、减张操作等,因此容易成为侵袭大的手术。这时,如果使用人工材料构成的代用气管(以下称为“人工气管”),则重建变得容易,因而当然也期待着适用于更广泛的手术。
这种适用人工气管的尝试开始于1948年发表的Daniel的动物实验,以后逐步尝试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但是除了颈部气管的部分补缀以外,尚未开发出能够在临床上安全使用的人工气管。
特别是关于临床上最希望完成开发的胸腔内气管用人工气管,由于取代后与被周围的肌肉层紧密覆盖的颈部气管上的取代不同,处于支持少、经常施加外力的恶劣条件下,因此除了有充分的支持性、炎症反应少并迅速与生物体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人工气管共同的课题以外,漏气的对策最成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临床上安全使用的人工气管,特别是胸腔内气管用的人工气管。
本发明是一种人工气管,其特征在于,以将聚丙烯制的线状移植片固定模22在其外周卷绕成螺旋状得到的聚丙烯制的网状管21为基材,该基材的表面上具有非晶态胶原薄膜30,而且该非晶态胶原薄膜的内外面上具有热交联而成的微细纤维化胶原层20(概要的总体构成如图1所示。另外,在同一图中,为了用斜线表明是剖面,带有符号21、22和30的部件由于繁杂而省略)。
这里,基材表面具有的薄层不仅覆盖网状管的网构成单位的表面,而且封闭网孔,另外还覆盖线状移植片固定模的表面。
另外,非晶态胶原层是指胶原分子以单体~低聚物的状态不规则地分散的非晶体结构的胶原层。
而且,微细纤维化胶原层是指如图2所示由数个胶原分子构成的直径约5nm的超微细纤维15作为基本单位形成直径约50nm的微细纤维14,接着其形成直径约2μm的细纤维13a、13b,然后该细纤维象经线和纬线那样相互重合,形成直径约6μm的纤维12,接着将其沿同轴方向重合形成直径约20~50μm的板状纤维11,之后使该板状纤维分散成无纺布状得到的物质(参见符号20)。该层的总体构成如图3所示。
另外,上述人工气管适于用作胸廓内气管,特别是气管分枝部位的代用气管。另外,根据其适用的困难程度来判断,当然可以作为颈部气管的代用气管进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人工气管壁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微细纤维化胶原层的多元结构的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微细纤维化胶原层的总体结构的图(代用照片)。
其中,各符号分别表示下述含义,11:板状纤维,12:纤维,13a:细纤维,13b:细纤维,14:微细纤维,15:超微细纤维,20:微细纤维化胶原层,21:网状管,22:移植片固定模,30:非晶态胶原薄层。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原料,作为胶原,可以使用以前使用的各种胶原,例如中性可溶化胶原、酸可溶化胶原、碱可溶化胶原、酶可溶化胶原,优选通过酶,例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链霉蛋白酶等处理后的酶可溶化胶原。这是由于确实除去胶原分子中的抗原基即端肽后几乎没有抗原性。
这些胶原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由牛、猪、兔、羊、袋鼠、鸟、鱼等动物的皮、骨、软骨、腱、脏器等提取、纯化得到的I型胶原或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混合物。
接着说明作为基材构成材料的网状管,根据过去的实际成绩作为优选的物质可以列举Soft Murex Mesh(孔径约300μm的针织聚丙烯网,Bard公司制)。另一种基材构成材料,即聚丙烯移植片固定模构成该网状管的内腔支持体,最好按适当的螺距在该网状管的外周面卷绕成螺旋状后,热熔融,再用缝合线,例如5-0Prorene(商品名)缝合,固定、一体化在该网状管上后使用。
其次,说明人工气管的制作方法,一般可以如下所述进行。
(1)准备用移植片固定模加固后的网状管。
(2)为了提高与胶原的亲和性,对该管实施等离子体照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水庆彦;达比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水庆彦;达比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3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传感器
- 下一篇:妇科手术的阴道内实时超声描记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