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信号发送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0813120.1 | 申请日: | 2000-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5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贵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铁良,李亚非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信号 发送 装置 采用 cdma 移动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信号发送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所有信号发送信道的信号发送扩展数据进行累加复合进而生成量化振幅数据,经模拟转换后作为具有无线载波频率的调制输出信号,再通过可控制电平衰减量的可变衰减单元将该调制输出信号输入到信号发送放大单元内,经过功率放大后将其作为下行链路发送信号输出进行电波发送的基站信号发送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CDMA方式下,通过采用正常信息调制后高发送速度扩展码的扩展调制进行信号发送。在信号接收侧,通过采用与信号发送侧相同的扩展码进行扩展解调,使之恢复原来的信息带宽,然后进行正常的信息解调。将相互正交的扩展码序列分配给每一个用户,使多个移动台共同拥有同一频带。这样,某个移动台的所需信号就会成为其它移动台的干扰信号。
比如,如果某基站X同时向移动台A及移动台B通话,则移动台A在收到发给自己的通话所需电波信号SA的同时也会收到发给移动台B的对自身造成干扰的干扰波信号SB。由于该接收信号成份SA与SB通过基站X与移动台A之间的同一传输链路被接收,所以波动特性是相同的,而且不论移动台的位置如何,移动台所需电波接收信号功率与干扰波接收信号功率之比是一定的。
但是,当移动台A从某个基站X接收所需电波信号,同时又从另一个基站Y接收干扰波信号时,由基站X发送的信号成份将通过与基站Y发送的信号成份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移动台A。某结果是,由于这些信号成份的波动特性不同,所以处在小区边界附近的移动台A将会大大受到来自其它基站Y的干扰波信号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基站的信号发送功率增大到标准功率以上,可以防止处在小区边界附近的移动台的通话质量的下降。而且即使对于处在多种大功率多径信号入射范围内的移动台,通过将基站的信号发送功率增大到标准功率以上,也能防止通话质量的下降。
另一方面,对于其它通话质量良好的移动台,有必要使基站的信号发送功率低于标准功率。这样可以减小正与基站进行通信的其它移动台所接收的干扰波功率。
基于上述理由,为保证服务区域内的均一的通话质量,有必要控制基站的下行链路(从基站向移动台的信号发送)的信号发送功率。
另一方面,基站内信号发送功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有一定极限,在输入超功率的情况下,会造成输出频谱失真及放大器击穿。因此,通常对每个载波的通话信道数都有限定,所分配的通话信道不超过该限定。
然而,在实施上述的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功率控制情况下,由于各用户的通话信道信号发送功率各有不同,所以对该通话信道数所作的限定并没有意义。如果在进行各载波的通话信道数限定时考虑到在信号发送功率控制下所有通话信道的信号发送功率都达到最大,则可以减少系统的通信业务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基站信号发送装置实施通话信道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功率控制情况下也能防止由于超功率而造成的信号发送放大器击穿并可防止信号发送频谱失真,同时使基站覆盖区域可根据通话信道总功率自动扩缩的采用直扩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基站信号发送装置,用于采用直扩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对所有信号发送信道的发送信号扩展数据进行累加复合进而生成量化振幅数据,并转换为具有与其值对应电平的模拟信号作为具有无线载波频率的调制输出信号,再通过发送信号放大单元对该调制输出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作为下行链路信号发送输出进行电波信号发送,该基站信号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送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侧配有可对上述调制输出信号的电平衰减量进行控制的可变衰减单元,将上述振幅数据值与预先规定的最大值进行比较,通过根据上述振幅数据值超过上述最大值的程度来增加上述可变衰减单元的电平衰减量,使上述发送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不超过极限值,即使在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功率控制中,也能防止由于超功率输入而造成的上述发送信号放大单元的击穿及发送信号频谱的失真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3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