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足底按摩仪无效
| 申请号: | 00243892.5 | 申请日: | 2000-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9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东海 |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 地址: | 0625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足底 按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足底按摩仪。
根据生物全息理论,人体的耳、手和脚这几个部位,可以反映全身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因此,现代医学领域出现了耳穴疗法、手穴疗法和足穴疗法几种新颖但又古老的医疗方法。而其中,由于双脚反映特别灵敏,效应最为迅速,掌握和施术也比较方便,所以足穴疗法在国内外发展特别迅速,传播广泛,被誉为治疗百病的灵方妙术。
足疗,就是通过对双脚的经穴、足反射区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双脚穴区,从而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预防和治疗疾病,以期达到养身保健的目的。足穴疗法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又分为“足针疗法”和“足反射疗法”。现在较为流行和推广的是“足反射疗法”。足部存在着与人体相对应的反射区,这类所说的反射区不象穴道只有一点,而是在一个范围内,反射区分布在整个足部。足反射疗法是目前流行港台、欧美和世界许多地区的国际最新疗法。该法简易自然、无针无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且无副作用。它是祖国传统疗法的智慧结晶。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足底按摩仪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一个或多个带很多凸点的可转动的圆柱体,通过人脚的前后用力运动或踩踏,使凸点刺激穴位和反射区,起到保健按摩作用;另一类是用电机传动系统使带凸点圆柱或圆盘转动,人脚放在上面进行按摩。这些产品都能对足底进行按摩,但它们也存在很多缺点,如:
1.按摩部位不全面,其按摩部位主要集中在足底中部,对足尖、足根和足两侧的反射区按摩效果很差;
2.不能很好地掌握按摩时间和力度;
3.不能有序地对反射区进行按摩。
以上也是这类产品最大的一个缺点。足底按摩法在中华几千年的不断进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各种疾病的按摩方法,不同的病症其按摩的穴位和反射区不同,按摩的次序和时间也不同,这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普通按摩器用于一般保健还可以,但有针对性的治疗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足底按摩仪,它可对足底反射区进行全部、分组、单个等多种方式按摩,同时可控制每个反射区的按摩时间、按摩次数及按摩力度,实现全自动智能按摩。
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智能足底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按摩仪本体,其上表面设有一对足形凹槽,凹槽的底面及侧壁上对应于足底反射区处装有由电磁铁构成的按摩元件,其面板上装有电源开关、电压调节钮、显示器、控制键;
一控制电路,其装在按摩仪本体中,其由单片机、显示器、控制键、电磁铁控制电路、直流电源构成,显示器接单片机的输出,控制键接单片机的输入,电磁铁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接单片机的输出,电磁铁控制电路的输出接各按摩元件,直流电源向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此外:
所述电磁铁控制电路由两组晶体管组成,每一个晶体管的输出端与另一组晶体管的各输出端之间均连接按摩元件。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与电磁铁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之间串接光电耦合器。
所述按摩元件由管状静铁心、线圈、柱状动铁心、柱状撞击器、撞击头、导磁外壳构成,静铁心固定在外壳内,线圈绕在静铁心外周,动铁心装在静铁心管孔内,撞击器装在静铁心管孔内并位于动铁心之上,其中部设有阻止本身冲出外壳的台阶,其头部伸出外壳并联接撞击头,撞击头由圆盘及圆盘顶面的数个按摩柱构成。
本实用新型根据足反射区按摩原理,采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机电一体化为设计基础,用单片机进行编程控制,用电磁铁作为按摩元件。它针对足底反射区的分布位置,每个反射区对应1到2个按摩元件,通过电磁铁的吸力点击对应的反射区,从而起到按摩作用。由于采用单片机,因此通过分组、编程,可对足底60多个重要反射区进行全部、分组、单个等多种方式按摩。同时可控制每个反射区的按摩时间、按摩次数及按摩力度,真正实现全自动智能按摩。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2是按摩元件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足底按摩仪,它包括:
一按摩仪本体14,其上表面设有一对足形凹槽15,凹槽15的底面及侧壁上对应于足底反射区处装有由吸入式电磁铁构成的按摩元件3,其面板上装有电源开关17、电压调节钮16、由数码显示管构成的显示器6、控制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东海,未经田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3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