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氧化氢萃取塔无效
| 申请号: | 00225271.6 | 申请日: | 200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39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怀亮;胡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 |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胜明 |
| 地址: | 414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氧化氢 萃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萃取塔,特别涉及一种过氧化氢的萃取塔。
蒽醌法过氧化氢工艺包含工作液的氢化、氧化、过氧化氢的萃取及净化、工作液的后处理等几个工序。氧化工序得到的过氧化氢经萃取塔萃取后,萃余液经后处理后再返回氢化工序,在系统中循环使用。在相同的氢化效率条件下,工作液循环量决定了单一循环的过氧化氢产率,而工作液循环量则取决于萃取塔的通量。
过氧化氢萃取是利用工作液比水轻,过氧化氢在工作液与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水自塔上部加入,经降液管在塔内形成连续相,工作液自塔下部进入萃取塔内,经筛板筛孔分散成小液滴上浮,直往塔顶去后续工序,萃取得到的过氧化氢溶液自塔底出塔,进入净化系统。
国内蒽醌法过氧化氢萃取塔一般采用筛板萃取塔,塔板筛孔径为¢1.8~¢5.0,全塔筛孔孔径大小一致,塔板降液管长一般为板间距的50~60%。塔板数大多为50块左右。这种塔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没有考虑萃取塔内沿塔高变化自下而上两相比重差逐渐减小,工作液越往上浮,萃取推动力越小;二是塔板降液管过短,易造成返混。由于萃取塔塔板筛孔间距取决于两相物性,不能太小,再加上工程制造因素,塔板开孔面积有限,对相同直径的萃取塔其通量是有限的,遇上板下工作液增厚,容易发生液泛,无法正常生产,致使萃取之前各工序的能力无法正常发挥,工作液单一循环产率下降。生产实践中往往是在第40块筛板视镜处发现液泛,严重时自第30块塔板处即发生液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过氧化氢萃取塔,它能减少工作液通过筛板筛孔的阻力,以获得更大的通量;同时,可避免板下工作液层增厚后,水相被切断,仍保持塔内连续相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随塔高变化自下而上筛板孔径依次加大,加长筛板降液管,将降液管长加大至板间距的66~75%。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筛板的筛孔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图3、图4,将全塔塔板数分成数组,为便于工程制造,适宜分成2~5组,组内筛板筛孔孔径一致,沿塔高自下而上组间筛孔逐渐加大,图中1为¢2.5的筛板、2为降液管、3为¢2.4的筛板、4为¢2.3的筛板。
实例1:
一直径¢2600的萃取塔,塔板数51,沿塔高自下而上第1-11块筛孔孔径¢2.3,第12-31块筛孔孔径为¢2.4,其余20块筛孔孔径¢2.5,降液管长为板间距的70%。
采用本实用新型,在同样的氢化效率下,萃取过氧化氢浓度27.5%,萃余过氧化氢含量<0.2g/l,其正常通量为125m3/h,同时,不会发生液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未经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5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