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静调矩式游梁抽油机无效
| 申请号: | 00212336.3 | 申请日: | 2000-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89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玉华 |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静 调矩式游梁 抽油机 | ||
本实用新型动静调矩式游梁抽油机是用于石油行业油井作业的抽油机。
现在油井在用的常规型游梁抽油机,平衡配重块安装在曲柄上,将动载荷与静载荷两个悬点载荷集中于曲柄配重块上,使曲柄在做园周旋转时,力矩作用力很大,从而使配置的电动机功率加大,耗电量偏高,这种不合理的机械结构,是一种极需改进的抽油设备。
本实用新型动静调矩式游梁抽油机在于提供一种机械结构设计合理,减少抽油机配置的电动机功率,高效节能型的抽油机。
本实用新型动静调矩式游梁抽油机,是根据抽油机在做上冲程时,静载荷与动载荷同时在悬点显现;而在做下冲程时只剩下静载荷。其动载荷在下冲程的转换瞬间卸载到有杆泵底部相联的油管体上成为可变载荷,这种机械结构特点,对静载荷即抽油杆在悬点上的负荷量,和动载荷即抽油杆与油管间环形空间形成的石油液柱在悬点上的负荷量,合理的设计平衡配重块配置的位置。主要是把动载荷与静载荷的悬点负荷量,换算为平衡配重块的配重量后,分开进行平衡配重块的位置安放。把静载荷的悬点负荷量,换算为平衡配重块的配重量后,安放到游梁上的尾部,以横梁轴为中心,安放的位置与驴头垂直点等距离,这样静载荷量与悬点负荷换算的平衡配重块的配重量相等,其相互抵消,在机械运行时,机械作用力为零,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把动载荷在悬点上的负荷量换算为平衡配重块的配重量,其重量的50%为配重块的量,安在曲柄与连杆轴上,这样电动机带动减速器、减速器轴带动曲柄与连杆轴在运行时机械作用力减少40%,因而减小电动机功率配置,节能又不减少机械作用力的效益。
因此这种动静载荷平衡配重量分开配置于不同位置的设计,具有设计合理,节能增效的作用。
这种合理的设计以14型游梁式抽油机为例,从节能效果计算,每台所配置的电动机功率将减少40%以上。以石油行业现用抽油机近10万台计算,资料记载每年电费40亿元以上,以减少40%计算每年节省20亿元。
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动静调矩式游梁抽油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电动机,2是减速器输入轴上的皮带轮,3是减速器,4是减速器输出轴,5是曲柄,6是悬点载荷变量平衡配重块,7是连杆轴,8是连杆,9是横梁轴,10是游梁,11是支架,12是支架轴,13是悬点载荷不变量平衡配重块箱联接固定螺栓,14是悬点载荷不变量平衡配重块箱,15是驴头,16是驴头与游梁联接固定轴,17是悬绳器,18是机座,19是底座,20是刹车装置,21是调平衡螺栓。
动静调矩式游梁抽油机是这样联接的:
底座19用螺栓固定在油井井口一定距离的底座地基上,电动机1、减速器3经螺栓固定在机座18上;18用螺栓固定在底座19上,2减速器输入轴上的皮带轮经轴固定在减速器3上;曲柄5一端安在4减速器输出轴上,另一端经7连杆轴与联杆8相联;连杆8经9横梁轴与10游梁相联;6悬点载荷变量平衡配重块经螺栓安装在曲柄5上的连杆轴7的位置;支架11下部经螺栓安装在底座19上,支架11上部的12支架轴经轴的固定架固定在11支架上,支架轴12上安装联接固定板与10游梁相联,游梁尾部的14悬点载荷不变量平衡配重块箱,经13悬点载荷不变量平衡配重块箱联接固定螺栓,安装在10游梁尾部,15驴头经16驴头与游梁联接固定轴安装在10游梁头部,17悬绳器用钢丝绳与驴头15联接,17悬绳器与油井抽油杆联接,抽油杆与油井下部的有杆抽油泵内的柱塞联接。
在工艺上,17悬绳器与抽油杆相联的悬绳器下端称为悬点;悬绳器带动抽油杆的提升运行的载荷称为悬点载荷。
这样设计安装后,悬点放落到低点,游梁尾部抬升到高点,曲柄5与连杆轴7上安装的悬点载荷变量平衡配重块6也抬升到上死点高度,做向左下方运行的准备状态。
本实施例设计的三项主要参数:(1)悬点载荷:140KN;(2)冲程:5米;(3)冲次:每分钟5次。
按下列程序启动抽油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玉华,未经黄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2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