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内置式单后减震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06770.6 | 申请日: | 2000-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8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浦发嘉峰摩托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内置 式单后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后轮减震装置的改进发明。
在现有的技术中,摩托车后摇架连接两个减震器下端,两个减震器上端连接于车架主体上。当摩托车后轮受力时,两个减震器发挥减震作用。但由于摩托车后轮受力时,其震动直接作用于减震器上,减震器运动比较剧烈,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维修率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轮内置式单减震装置,以达到减少减震器运动幅度程度、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包括车架主体,还包括单减震器的上端与车架上支架的连接孔用活动节连接,所述的车架上支架固定设置在车架主体的上主骨架上,单减震器的下端与后铰架的连接孔用活动节连接,后铰架一端与前铰架的一端铰接,前铰架的另一端与下支架铰接,下支架固定设置在车架主体的下主骨架上,后铰架的另一端与后摇架铰接,后摇架的一端安装摩托车后轮,另一端与车架主体铰接;
所述的后铰架与后摇架的铰接部位由固定套、活动套、铰链轴所组成。
按本实用新型主题设计的摩托车内置式后单减震装置,其结构紧凑合理,整车外形美观,结构件强度高,刚性好、机构柔性好、运动灵活、安全可靠,减震性能特别好,骑乘特别舒适,可延长减震器寿命30%。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 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 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 实用新型的A—A向视图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包括车架主体(1),所述的单减震器(3)设置于车架主体(1)中间部位,所述的单减震器(3)的上端与车架上支架(2)的连接孔用活动节连接,所述的车架上支架(2)固定设置在车架主体(1)的上主骨架上,单减震器(3)的下端与后铰架(8)的连接孔用活动节连接,后铰架(8)的一端与前铰架(10)的一端铰接,前铰架(1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5)铰接,下支架(5)固定设置在车架主体(1)的下主骨架上,后铰架(8)的另一端与后摇架(7)铰接,后摇架(7)一端安装摩托车后轮,另一端与车架主体(1)中部相铰接。所述的后铰架(8)与后摇架(7)的铰接部位由固定套(13)、活动套(12)、铰链轴(11)组成。
当摩托车后轮受力向上震动时,在现有技术中,受力的方向直接作用于摩托车外置式后双减震器,减震器无论从运动幅度还是从工作程度来说,经不住长时间使用,寿命短,返修率高。再说这样外置式设计,外形并不美观,结构件强度也不是很高。按本实用新型主题设计改为内置式单减震器,后轮受力向上时使后摇架上升,后摇架带动前、后铰架及活动节,使内置减震装置向上移动,即四连杆机构(减震装置、后摇架、前、后铰架等)间相对运动轻微压缩单减震装置达到减震目的。这样就避免后轮受力时的直接作用,对减震器可以说是个有效的保护,减震器的寿命得以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浦发嘉峰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浦发嘉峰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6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雾化喷嘴的沐浴喷头
- 下一篇:单键组合式按键机板与底板的组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