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废塑料为原料的新型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0122941.9 | 申请日: | 2000-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4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铁英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J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3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原料 新型 板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的领域,即提供一种以废塑料为原料的新型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塑料工业的发展,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制品废弃物数量也相应急增。据有关统计资料,沈阳市每天产生垃圾2500吨,其中塑料垃圾为150吨。这些塑料垃圾不能降解,形成严重的白色污染。目前如何处理这些塑料垃圾是所有城市面临的一个困难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处理塑料垃圾的方法,通过本发明将废塑料制成新型板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可以部分消除白色污染,又可代替大量木材,钢材,实为一举两得。
本发明的新型板材其特征是以热塑型废塑料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填充料、有机酸、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经过混合、混炼,最终成型。填充料的加入是为了增加板材的机械强度和改善其使用时综合性能,填充料可以是纤维类材料(如玻纤、天然植物纤维),也可以是粉末类材料(如红泥、碳酸钙、粉煤灰)还可以是上述两者的组合。以纤维类材料为填料的板材表面光滑、比重较小可代替木材,它的加工性能很好,可锯可钉,适合于制造各种包装箱、电线电缆盘、机床包装箱、电器仪表箱、建筑用模板、简易工棚、仓库建筑用材……。而用粉末类材料为填料的板材,适合于制造防水建筑材料,如盖瓦、贮水池、水槽,也适合于作建筑用模板。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板材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数计)是:废塑料50~70%,填充料30~40%,有机酸1~6%,偶联剂0.03~0.1%,润滑剂0.05~0.5%,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1)原料按配比混合;(2)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加热至180~200℃温度下在混炼中混炼10~20分钟;(3)模压或碾压成型。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板材生产成本低,其性能优良,可代替木材,钢材使用,且不腐蚀,不变形,坚固耐用。更重要的是,推广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使废塑料得以回收,可有效地防治白色污染,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极为可观。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用热塑型废塑料60%,木屑30%,棉麻纤维5%,无水马来酸3%,钛酸酯0.1%,润滑剂0.5%为原料,均匀混合,再加入混炼机中在180~200℃温度下混炼10分钟后,模压成型制成板材。
实施例2:
用废塑料50%,稻草粉10%,棕纤维10%,聚丙烯酸3%,硅烷0.1%,混合10分钟,再在180℃下经密炼机混炼15分钟,模压制成建筑用模板。
实施例3:
用废塑料50%,炼铝废渣红泥30%,废纤维15%,苯甲酸2%,硅烷0.1%,润滑剂0.1%,经混合,在180℃左右混炼15分钟后,碾压成板。
实施例4:
用废塑料40%,粉煤灰40%,棕麻12%,丙烯酸2%,硅烷0.1%,润滑剂0.3%,经均匀混合,在180℃左右混炼20分钟,碾压制成建筑用模板。
实施例5:
用废塑料50%,黄泥30%,化纤12%,山梨醇酸4%,钛酸酯0.1%,硬脂酸润滑剂0.5%,经均匀混合后,再在200℃下混炼10~15分钟,用三辊机碾压成板材。
实施例6:
用废塑料50%,增强用纤维12%,碳酸钙13%,硬脂酸4%,钛酸酯0.1%,经均匀混合后,再在200℃混炼20分钟模压成板材。
实施例7:
用热塑型废塑料50%,红泥30%,玻璃纤维10%,丙烯酸6%,硅烷偶联剂0.1%,硬脂酸润滑剂0.3%,将各种原料均匀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在180~200℃温度下混炼20分钟,放入液压机下模压成型。
实施例8:
用热塑型废塑料50%,粉煤灰35%,玻纤7%,硬脂酸3%,硅烷偶联剂0.4%,各种原料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在180~200℃下混炼20分钟,模压成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铁英,未经李铁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2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