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0121181.1 | 申请日: | 200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278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勇;江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2 | 分类号: | H04L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载具可携式 远端 通讯 控制系统 | ||
1.一种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是利用无线接收方式,便利于用户可以远距离遥控预先启动交通载具的特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通讯控制系统包含:单向通讯装置,用于接收单向信号,以利于该用户可以将预设的信息代码经由系统服务者传送到该交通载具通讯控制系统;微处理器,耦合于该单向通讯装置,用以处理该被接收的信息代码,并输出储存于存储器单元中的信息,以利于将该信息代码解码、比对通讯协议、解读以及判断;以及交通载具中央控制装置,耦合于该微处理器并执行解码后的信息,以启动该交通载具特定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启动上述的交通载具的特定装置包含有:启动灯具、引擎预热、启动防盗功能、开启窗户、启动空调系统、启动警报器、启动中控锁或除雾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交通载具中央控制装置利用一传输口连接于该微处理器。
4.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传输口包含RS-23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单向通讯装置所使用的通讯协议包含POCSAG或FLEX格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单向通讯装置的接收模组包含射频接收模组。
7.一种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是利用无线接收发送的方式,便于用户可以远距离遥控预先启动交通载具的特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交通载具通讯控制系统包含:双向通讯装置,用于接收信号,以利于该用户可以将预设的信息代码经由系统服务者传送到该交通载具通讯控制系统,该双向通讯装置在该交通载具通讯控制系统接收到该信息代码后,并回传一回传信息到该用户,用以确认该交通载具的状态;微处理器,耦合于该双向通讯装置,用以处理该被接收的信息代码,并输出储存于存储器单元中的信息,以利于将该信息代码解码、比对通讯协议、解读以及判断;以及交通载具中央控制装置,耦合于该微处理器并执行解码后的信息,以启动该交通载具特定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启动上述的交通载具特定装置包含:启动车灯、引擎预热、启动防盗功能、开启窗户、启动空调系统、启动警报器、启动中控锁或除雾装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交通载具中央控制装置利用一传输口连接于该微处理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传输口包含RS-232。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载具可携式远端通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双向通讯装置所使用的通讯协议包含GSM、CDMA、PHS或双向呼叫通讯协议。
12.一种交通载具无线信息系统,是利用无线接收的方式,便于用户可以远距离取得信息,其特征在于:该交通载具无线信息系统包含有:通讯装置,用于接收服务提供者所传输的信息;微处理器,耦合于该通讯装置,用以处理被接收的信息,用于将该被接收的信息解码、比对通讯协议、解读、判断该被接受信息为一般信息或是指令信息代码;存储单元,用于储存信息与应用软件;显示装置,耦合于该存储器单元,以视觉方式呈现该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一般信息;用户介面,提供该用户输入指令的介面;交通载具中央控制装置,耦合于该交通载具无线信息系统,用以处理该指令信息代码,并执行解码后的信息,以启动该交通载具特定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通载具无线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交通载具无线信息系统利用一传输口连接于该交通载具中央控制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交通载具无线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传输埠包含RS-232。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通载具无线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的通讯装置可用于该用户将预设的该指令信息代码经由系统服务者传送到该交通载具无线信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11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释型水稻专用掺混肥的制造和施用方法
- 下一篇:桑杏胚花茶配方及制作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