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0116295.0 | 申请日: | 200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温世仁;温周斌;任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B7/00 | 分类号: | G09B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语 口语 学习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包括:
一语音输入/输出模组,藉由该语音输入/输出模组可输入使用者的语音信号及输出标准口语发音;
一与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模组,具有多个假设的对象模板,籍以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识别,且与该语音识别模组内多个假设的对象模板进行比对;
一外语口语教学应用模组,籍以将该语音输入/输出模组所接收的语音信号及该与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模组所比对的结果,判定为一特定对象;以及
一显示模组,显示该外语口语教学应用模组判定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输入/输出模组还包括一声卡,可将语音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以及将计算机储存的数字语音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与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模组还包括一与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引擎及一华人语音声学模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与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引擎为IBM公司的语音识别引擎。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与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引擎为Dragon System公司的语音识别引擎。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华人语音声学模板的建立方法,包括:
挑选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具有外语能力之人士作为音素提供人:以及
提取该些音素提供人的录音数据中的声音特征值,建立语音识别用的声学模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语口语教学题材,提供所有教学题材中的标准口语发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情景对话的方法,该方法是由问题区域提出一个问题后,使用者可从系统所提供的答案中挑选一个进行回答,由于这些答案并无对错之分,只不过模拟各种可能的状况,因此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威受进行回答,而系统亦会通过话音识别进行判断,并根据回答来进行相应的对话,而实现使用者与系统之间互动式的对话练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语法练习的方法,该方法是由题目区提出一个让使用者练习语法用的问题,使用者可从系统所提供的答案中挑选一个进行回答,这样系统就可以对此进行语音识别,从而判断出使用者是否回答正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共特征在于,还包括造句练习的方法,该方法是由题目区提供一组单字或调组,让使用者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当使用者朗读其特征在于,任何一个词组时,系统便会进行语音识别,并将识别结果显示在答题区中,朗读完所有单字或调组后,一个完整的句子便显示在答题区中,并可告诉使用者答案是否正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字关连的方法,该方法是由题目区列出了一组单字,而答题区中有一组次序被打乱的反义词或同义词,使用者必须在右面找出该单字的反义词或同义词,使用者将选择的反义词或同义词通过朗读输入到系统中,让系统进行语音识别,然后在这两个单字之间画一根线,做完后系统显示答题是否正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语口语学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谱园地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标准发音波形区中会显示标准发音的波形,且具有标准发音放音键让使用者可以聆听标准发音,使用者亦可按录音键进行录音,录音完后就会在用户发音波形区显示用户发音的波形。
13.一种外语口语学习方法,包括:
执行一语音输入/输出模组,藉由执行该语音输入/输出模组可输入使用者的语音信号及输出标准口语发音:
执行一与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模组,该与谈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模组具有多个假设的对象模板,籍以对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识别,且与该语音识别模组内的多个假设的对象模板进行比对;
执行一外语口语教学应用模组,藉以将该语音输入/输出模组所接收的语音信号及该与说话者无关的语音识别模组所比对的结果,判定为一特定对象;以及
执行一显示模组,显示该外语口语教学应用模组判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62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